「感動與感傷—歷史學者看美麗島事件」座談會

 

鄭欽仁

台灣大學歷史系教授

 

   日本帝國的殖民地統治結束,由一個披著「祖國」外表的法西斯政權,藉列強的委託,佔領台灣;外觀是民主政治,內在是殖民地統治。加上中國內戰問題的存在,將在中國大陸的緊張關係投射到台灣人身上,引起對台人的殺戮。

 

在冷戰結構下,東西對峙,國民黨政府自詡為世界「民主陣營」的一員,依靠美國的支持,藉「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獲得安全保障。

 

    但進入一九七○年代,因尼克森的乒乓外交的發生,聯合國席次的喪失等等,喚醒許許多多台灣人;一方面對中國侵略的戒心,一方面想建立一民主政体,進而為獨立國。故自七十年代初,一連串的政治事件延續到七十七年的中壢事件;不僅是政治壓迫日亟,思想壓迫也變本加厲(,七十七年迫害鄉土文學)。

 

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六日中央民代增補選期間,美國總統卡特宣佈翌年一月一日起美·中建交。外交的壓力增加台灣人民的危機感與自覺,民主開放的要求日亟,体制的壓制與反体制的衝突日增,在一連串歷史事件的演變下,接上美麗島事件。

 

 對美麗島事件的發生應在歷史發展脈絡中去瞭解,蔣家政權並非由此事件立即民主化,以後持續一、二十年的抗爭,至今尚未制訂新憲法。唯該事件促成海內外台灣人的連繫,也引起國際社會的注意(特別是美國),使在殖民地統治下,繼二二八事件殺戮一次後可再統治三十年的企圖不能得逞。最後,美麗島事件應該放在歷史的宏觀考察下,給予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