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中國 保衛台灣

一百年歷史的啟示

▉管碧玲(中興大學公共行政系副教授)

  今年是馬關條約簽訂一百週年,近日多有活動或論述在紀 念這個日子,闡揚它的意義。台灣教授協會結合眾多運動團體 ,亦將於四月十六日舉行「馬關條約一百年--告別中國」大 遊行,宣示「廢除國統會、制訂新憲法、加入聯合國、保衛咱 台灣」四大訴求。回顧百年前的歷史,馬關條約簽訂時,台灣 仕紳階級與清廷命官假「台灣民主國」之名,替台灣住民傳達 的訊息,充分流露孤臣孽子心態。清廷長期視台灣為邊陲,治 台兩百餘年之後,始將台灣設省(一八八五年),不過經營十 年,又用一張紙約棄於不顧,「台灣民主國」總統就職時,卻 急於向清廷表態,聲明「願為島國,永戴聖清」,立國號為「 永清」;致中外電文中並明言「事平之後,當再請命中國,作 何辦理」,面對始而無心經營,繼而惡意遺棄的中國,當時的 統治集團一如沒有獨立人格的孤兒。「台灣民主國」的行動,
沒有告別中國的精神,只有眷戀、哀告的孤兒意識。

  一百年後,台灣的統治者仍然未告別中國。這幾日才看到 李登輝訪問中東受盡屈辱,中國與它在台灣的「內應」合作, 使李登輝去不成宗教的祖國--以色列,並透過軟性運作,使 他雖登陸阿聯、約旦,散財童子卻一如瘟神,所到之處,該國 總統就生病。台灣在「一個中國」政策之下,元首出國一次即 宣告一次非國家(non-state)的國際處境,亦即讓中國確認 一次悍然視台灣為中國一省的主權立場。儘管如此,李登輝仍 將在四月八日再度召開「國家統一委員會」,他的政府向全世 界宣稱堅持一個中國的立場,堅決反對任何「兩個中國」、「
一中一台」的主張。

  台灣已逐步在淪陷中,中東之行以外,光半年來,中國在 聯合國可以疾言厲色,使有關台灣會籍的討論儘在總務委員會 就沒有瞬間活路;可以悍然施壓,使拿到奧委會邀請函的李登 輝去不成廣島,即使投資巨額捐款也回不去母校;而當中、美 智慧財產權僵局稍獲緩和,就看到柯林頓致國會文書中將台灣 與香港併列,均視為「附屬領土」……。不斷有跡象在證明一 個事實;台灣的國際空間籠罩著「一個中國」的緊箍咒,中國 有效地在國際間壟斷對台灣主權地位的發言權。對台灣內部, 中國亦全面進攻,統戰技術更精緻化。在「江八點」中,它用 投資保障利誘缺乏經濟民族主義的商業階層;用「中國人不打 中國人」瓦解危機意識;並憑藉台、中經濟依存度深化與香港
九七大限的籌碼,笑臉催促「和平統一談判」。

  回顧百年來的歷史,看到台灣一直活在對中國的戀母情結 之中,百年前依戀清朝中國,五十年後,迎接國民黨中國,那 是實施內在殖民統治,壓迫她的中國;現在,台灣逐步被併入 中國,那已換成一個具有帝國主義本質的共產中國。好在百年
後的今天,台灣社會能夠發出告別中國的呼聲。

  台灣現在是由兩股勢力在競爭對台灣命運的主導權,其一 是捍衛「一個中國」政策的一個複合體--中國共產黨、中國 國民黨、與中華新黨「三位一體」的中華民族主義勢力;其二 則是民主進步黨與獨派團體凝聚的由下而上的台灣民族主義勢 力。前者由挾國際法優勢的中國主導,國民黨的附庸唱和與新 黨結構性的內應,持續維持主導台灣命運的優勢位置;後者則 陷入選舉邏輯的制約,正面臨民族主義運動的低潮而亟思扭轉 。四月份對雙方而言都是動員的月份,台灣民族主義者紀念鄭 南榕烈士,中華民族主義者紀念蔣介石;台灣民族主義者用「 告別中國」確認脫離中國一百年的事實;中華民族主義者則用 「割讓台灣」的緬懷操弄孤兒意識。分裂的台灣,誰會決定她 的未來?四月十六日遊行的動員與四月五日祭蔣的動員是否能
看出端倪?

(原載1995年4月9日∼15日黑白新聞周刊)


台灣教授協會通訊第二期
回台教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