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派的整合與路線

李永熾/台大歷史系教授


  修憲後,民進黨行使家法,逼使一些對民進黨配合國民黨修憲之行為採取批判態度的人,自動離開了民進黨。這時候,慣例在美國住兩三個月就回國住一個月的彭明敏教授也回到了台灣,適時支援了被民進黨逼迫離開的黨員,同時邀請一些公職人員與學者餐敘,也必然慣例地提起組織新政黨的事。從去年建國黨籌組以來,每次彭教授回國,都會依餐敘、組黨、記者會三部曲,完成回台度假返美的例行公事。記者會幾乎一律是痛批民進黨,小論建國黨。總之,彭教授總是這樣關心台灣的政黨,總是既不退出民進黨,也不加入建國黨,居高指導一切。

獨派大整合逼建國黨解體?

  這次彭明敏教授返美記者會,也依例大批民進黨,小論建國黨,但跟以前較不同的是,除了組織新政黨依然為媒體所樂道之外,就是有人倡議要把民進黨之外的獨派人士組合起來,創出一個新的政黨,此即所謂的「獨派大整合」,或稱之為「獨派大結合」。在這過程中,最有趣的莫過於故意忽視既成政黨──建國黨的存在。照理說,否定中國體制的純獨派政黨──建國黨,應是所有獨派人士共同主動參與的政黨,才是正道。然而,獨派人士不願意加入建國黨,卻有種種說辭,有的說建國黨領導階層心胸不夠寬廣,無容人之量,所以獨派人士不願參與。但是,建國黨卻留下包括兩個副主席在內的五個決策委員,等待公職人員參與(也許要把所有決策委員讓出來,才算寬廣吧),甚至建國黨主席李鎮源院士都不顧是否合乎制度程序,要把主席位置讓出來,秘書長也說建國黨「黨官」不重要,隨時可以辭去。這樣不顧創黨黨員心境、沒有制度理則的說辭,都出之於建國黨領導階層之口,依然沒有獨派秀異分子積極而主動參與,顯然跟建國黨領導階層的心胸寬廣與否無關,目的不外是逼迫建國黨跟其他獨派人員重組新政黨而已。另外,又有人強調建國黨「聲勢不振」、「不成氣候」,有必要解散加入新政黨,好像新政黨一旦成立,必然壯大似的。總之,所謂「獨派大整合」在某一方面似乎在逼迫建國黨自我解體,與其他獨派人士重新組織新政黨。事實上,建國黨一年來的努力已明顯讓中國和國際人士知曉,台灣內部出現了最具象徵意義的純獨立建國政黨,點明了與民進黨完全不同的體質與風格。中國一再為文痛批建國黨,國際記者也不時專訪建國黨,就是明證。只是建國黨不擅宣傳,沒人知曉而已。對獨立建國之士而言,這樣的政黨豈非認同台灣的人士所應共同扶持,讓她剛毅的戰鬥力,發揮得淋漓盡致,才是建國之道!難道一切都是權力在作祟!

統一戰線將釀主導權之爭

  如果說「大整合」是「統一戰線」的另一種說辭,那就應是獨派各種路線的人組合在一起。但是,從歷史經驗可以知道,「統一戰線」必然形成主導權之爭,主導權之爭又必然導致內部的徹底分裂,否則必形成某一勢力併吞其他勢力的局面。西班牙內戰,民主派的統一戰線所以敗給佛朗哥的法西斯勢力,就是源於統一戰線內部的勢力與路線之爭,造成內部的分裂。中國共產黨的統一戰線策略所以成功,是因為共產黨有鐵一般的意志,在鬥爭過程中讓其他勢力歸順於其下。所以,「大整合」若只有獨立建國理念相同,而不問其路線的差異,就茫茫然整合為一個新政黨,對獨立建國未必有利,不久必然忘記建國之目標,淪為權力惡鬥,民進黨不就是當前的適例嗎?台灣的獨立建國運動除了偶有革命與否的論述之外,很少講究策略與路線,彷彿認為只要有獨立建國理念就可以成功似的。雖然獨立建國運動沒有明晰的策略與路線,但是經過長期的發展,我們也可以尋繹出其路線的一些面貌。

  如果我們也把民進黨包含在獨派系統中,以「中華民國」為線索,來思考獨派路線,那麼獨派內部大抵可以歸為三大類,第一類是民進黨,承認中華民國統治台灣的現實,進而以中華民國的本土化做為與國民黨同享中華民國政權的現實基礎,所以民進黨領導階層都認為中華民國統治下的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施明德如此,許信良如此,黃信介參與國統會,也是承認中華民國統治台灣正當性的一種表現,民進黨沒有理由懲罰他。這是中華民國等於台灣的論述方式。環繞在彭明敏教授四周的民進黨清流之士與學者群,似乎也默認中華民國的存在性,但他們不像民進黨那樣明確承認中華民國存有的正當性,而以曖昧的方式看待中華民國,這時候會像彭教授接受民眾日報專訪所言,強調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既是國家,當然會承認現有的「政府」,而不管這個政府是殖民政府、外來政府或流亡政府了。這是獨派對中華民國認知上的第二類。第三類則是建國黨,建國黨自組黨以來一直都否定中華民國統治台灣的正當性,將之界定為殖民政權、外來政權或流亡政權。因其外來性,才會用種種方式剝削台灣人的資產,形成國民黨的黨國資產。兩蔣到李登輝的支配方式,只是由剛性支配改為柔性支配而已,本質上沒有什麼差異。建國黨很明確地把自己界定為台灣人民的政黨,並不是中華民國體制下的在野黨。在策略上,是運用選舉等一切手段奪回國民黨所剝削的台灣資源,所以必須暴露中華民國統治台灣的非法性與它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法上的繼承關係。總之,否定中華民國,是獨立建國的重要辯證階段之一,更是台灣人民真正當家作主的充要條件。對中華民國的認知上,獨派顯然已形成民進黨、彭明敏集團和建國黨三個系統。

黨的組織全以建國為終極目標

  以政黨的組合系統來看,民進黨、彭明敏集團和建國黨也差異甚大。我們知道,民進黨是黨外運動的歷史產物,美麗島系是黨外山頭的組合,新潮流系則是黨外黨工的剛性集結體,因此民進黨建黨後的理念是美系與新系鬥爭妥協的成品,隨即以權力為理念的衝擊點,新系逐漸柔性化,進而形成全黨的執政路線。修憲後,民進黨已是中華民國體制下的忠誠反對黨。黨的組合依然維繫著黨中央與議會黨團分治的局面。彭明敏集團雖然還沒有組合成新政黨,但從他們過去的作法,大致可以看出一個脈絡。建國黨籌組期間,包括筆者在內,建國黨籌組成員曾與彭教授等人談論黨的組織問題,彭主張美國式的政黨形態,換言之,黨只是選舉機器,平時由公職人員領導黨機器,所以黨只為選舉而存在。這跟歐洲的政黨形態相當不同,跟內閣制國家更不相同。總的來說,黨不是為理念與政策而存在,只為選舉與培植政治人物而存在,這樣的黨當然不必有類似社會主義或自由主義政策之類的意識型態。在一般類似美國的民主國家,也許可以如此。但是在一個還沒有「國家」的建國過程中,黨只為選舉而存,黨機器全由公職人員掌控是否合理,就值得討論了。但是,彭明敏教授等人的此一觀念自有其支持者。建國黨的組合觀點卻完全不同。在建國過程中,建國黨採取黨組織領導公職的「以黨領政」模式。其用意在於表達黨的組織全以建國為終極目標,黨為獨立建國集結台灣人民的意志力,並為建國後的國家形態擬定政策,公職人員必須依照黨的理念與政策行事,所以在理論上,公職人員不能沒有與黨政策不同的政策,只能為黨的理念和政策而奮鬥。決策委員十七名中分配四名給公職人員,也是此一觀點的理論建構。總之,政黨的組合觀念在獨派中也有極大差異。

獨派大整合應是戰鬥力的凝聚

  所以,獨派大整合是要建國黨自我解體參與組織體質完全不同的新政黨,新政黨縱使保持建國黨的名號,也不能稱為建國黨了。如果建國黨被整合到新政黨中,那是讓建國黨承認中華民國的現實存有──台灣等於中華民國──,新政黨也只是中華民國體制下的忠誠反對黨,與建國黨的體質根本不同。看到媒體一廂情願地強調建國黨應該整合於新政黨的論述,我們不能不對獨派內部的體質進行分析,以思考大整合對獨立建國的終極目標是否有利。如果整合只是大家坐在一起吃果果,或權力的重新分配,而不是戰鬥力的凝聚,對台灣又有何益!

(原載於1997年8月18日民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