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醫學資料看臺灣的族群融合


高雄醫學院神經學科 陳順勝

摘要

    在臺灣的原住民為南島語民族(austronesian), 包括在高山的九族、及平地平埔族
至少十族。南島語民族出現於亞洲東南部的農業中心地帶, 與侗傣語族有親屬關係。南
島語系的民族的起源有多種說法, 最近幾年已定論的學說, 認為南島語民族的起源地應
該是在臺灣, 由臺灣移向太平洋各島嶼。推論南島民族分七階段先由台灣擴散開來的。
在台灣南島語系民族, 由於無文字記載, 只能由考古學家推測在不同時期約分五批出現
, 最早在距今 6,500年前來台的泰雅族、鄒族,最晚則是500年前由菲律賓巴丹島移居的
雅美族。原住民在臺灣海內外遷徙形成台灣文化之多元化。
    台灣的居民兩千一百萬人中, 75%為講河洛話人口, 13% 講客家話, 10%為近四十年
由中國移入者及2%的原住民。前兩者佔台灣88%人口, 從臺灣史、民俗、文化及語言之
研究確知, 在台灣地區居民許多有原住民之血緣關係, 而產生"族群共和"之新台灣民族
。他們有漢人的文化位階, 及南島民族愛海向外移徙之冒險精神。
    回顧90年代前後之醫學文獻發現醫界開始對台灣居民從事與血緣認定有關之研究, 
譬如台灣居民不同族群組織抗原(HLA)、粒線體核酸(mitochondial DNA)及基因異常之
研究, 發現所謂平地漢人人口與目前之中國大陸居民特徵表現不同, 而界於原住民與漢
人之間, 使人文科學研究所下的結論得到佐證。台灣居民組織抗原與中國人不同之主要
特性包括:出現高比率的空白對偶基因(blank alleles)、各組織抗原位點特徵兼具漢人
(如高A2、A11、B40、B46)與南島語族 (如低A9、Aw19、B48)特徵。臺灣人之HLA-A10,
A11出現率比中國人高;而HLA-A1,A24, A26則比中國人低。同樣地南島語族各族群的組
織抗原也隨著漢化的年代長久與程度而有所不同,譬如泰雅族除了南島語族特有的組織
抗原外,具有平地人特徵組織抗原的比率相對地較高。
    台灣居民發生各種疾病之組織抗原特徵亦與中國人不同,作者從文獻與自己的研究
起碼所整理的三十幾種常見的疾病;臺灣人與中國人的表現不同,顯示目前臺灣人所受
南島語族血緣影響之深刻。從基因研究亦發現臺灣居民已是各族群共合所行成之新民族
,譬如蠶豆病是由於性染色體點狀體突變所造成,基因點狀突變方式,在臺灣表現及分
佈比率與中國人不同,從結果顯示不但表現族群融合的事實,更可推論目前在臺灣要找
純種的客家人與河洛人都很困難。在臺灣許多疾病基因的研究都得到相同的結果,只是
許多人沒有去注意到。
    臺灣與西太洋島嶼南島語族呈現共同之健康問題,特別包括較高之骨質鬆弛、維他
命D缺乏、易骨折、高尿酸、高腦血管疾病發病率、較高之高血壓發生率....等等。表
示臺灣與西太洋島嶼南島語族相同之血脈淵源。對台灣南島語民族之瞭解, 有助於我們
醫界對台灣本土疾病之瞭解, 創造在國際上從事創始之機會, 間接也可協助人文科學研
究者幫我們台灣居民尋根, 真正去定位新台灣民族之祖先與來源。


前言與人文歷史背景的回顧

(1) 臺灣的史前文化 

    根據考古學的推斷, 台灣早在五萬年前, 就有人類在此棲息生活, 如同北美或阿拉
斯加的印地安民族一樣, 這批舊石器時代的先民沒有文字記載其生活歷史, 但在臺東長
濱八仙洞及小馬洞穴遺址留下許多遺跡和器物, 他們可能與南島語族無關,淵源與去處
成密? 目前史前遺址,在台灣本島多達五十幾處, 其中起碼有二十幾處已被國內外考古
學家界定為重要遺址。在文化層次有舊石器時代的先陶文化, 新石器石代的繩紋陶文化
, 巨石文化及晚期的阿美文化, 年代近則在五千年以前, 遠達一萬五千年前。台灣的史
前文化面貌多樣而且豐富;  北從三芝, 金山, 基隆和平島; 南至恆春鵝鑾鼻; 東海岸
全線; 西部沿海; 及離島都可發現史前遺址, 詳見表一: 台灣的史前文化–在台灣遺跡
已確證部份, 其年代與地理位置。

	台灣的史前文化的研究將有助於瞭解原住民的來源及其與人類在地球上遷徙之
狀況。這些瞭解將有助於遺傳性疾病之流行病學解釋, 各種疾病之種族差異, 從而知曉
其分子生物學應用, 特別是應用在臺灣之本土疾病之診治。

(2) 南島語系的民族與文化

    在臺灣的原住民主要為南島語民族及少數百越族, 包括在高山的九族、及平地平埔
族至少十族(參見表二)。南島民族出現於亞洲東南部的農業中心地帶, 與侗傣語族有親
屬關係。他們居住在熱帶的海濱, 住在高架的欄干, 已知耕種, 喜嚼檳榔, 會織布, 也
狩獵並漁撈, 航海技術發達。南島語系的民族的起源有多種說法, 最近幾年盛行的學說
, 認為南島民族的起源地應該是在臺灣, 由臺灣移向太平洋各島嶼, 提倡這學說最有力
的是語言學家Robert Blust (1985), 另一位考古學家 Peter Bellwood在1992年的
Scientific American雜誌完全採用這個看法。他推論南島民族分七階段先由台灣擴散
開來的(表三)。他們定論南島民族分七階段先由台灣擴散開來的。5,000年前南島語族
從臺灣開始擴散到菲律賓北部; 4,500年前南島語族遷移至婆羅州、亞伯里斯、爪哇、
弟汶;3,200年前南島語族到馬利安群島、蘇門答臘、新幾內亞、翡濟、東加;1,800年
前到麥可羅尼西亞東區(即帛琉)、玻利尼西亞中區;1,600∼1,500年前到夏威夷、復活
島;1,200年到馬達加斯加及紐西蘭。

由以上之描述我們知道西太平洋島嶼琉的原住民與其所發展之族群與文化起源於臺灣南
島語族南進遷移所發展。他們除了落地生根,發展在地文化外,也保有西太平洋地區南
島族共同的文化特色;譬如擅長木彫、男人打魚、女人頭頂糧食、口耳傳述族史、聽命
長老團議決、母系社會約制...等等,也常發現與臺灣同樣的原住民史前遺址。    

西太平洋島嶼一億五千萬南島語族共同的命運,是一再受外來政權的干擾;四百年前西
方勢力為了海上貿易開始外來勢力介入,包括歐洲各國的貿易商、中國商人...等等,
三、四百年來異族入侵,戰亂連綿,使原住民捲入腥風血雨,與不堪回首的苦難之中,
其境遇與臺灣的南島族兄弟相仿。

    在台灣南島語系民族(Austronesian), 由於無文字記載, 只能由考古學家推測在不
同時期約分五批出現, 最早在距今 6,500年前來台的泰雅族、鄒族,最晚則是500年前由
菲律賓巴島移居的雅美族(參見表三)。

    原住民包括在高山的九族、及平地平埔族至少十族, 形成台灣文化之多元化。台灣
的居民兩千一百萬人中, 75%為講河洛話人口, 13% 講客家話, 10%為近四十年由中國移
入者及2%的原住民。前兩者佔台灣88%人口, 從民俗、文化及語言之研究確知, 在台灣
地區許多人應有原住民之血緣關係。從四百年前, 唐山祖先來台, 由於清朝禁海令管制
禁止攜眷來台, 發生"有唐山公, 無唐山婆"之事實, 因而大量漢人與南島族通婚之民族
大融合, 而產生"族群共和"之新台灣民族。他們有漢人的文化位階, 及南島民族愛海向
外移徙之冒險精神, 促成臺灣以中小企業為主之經濟奇蹟。

	很可喜的是從1990年後, 我們醫界開始對台灣居民從事與血緣推定有關之研究
, 譬如台灣居民不同族群組織抗原(HLA)或粒線體核酸(mitochondial DNA)之普查, 發
現這 88%所謂漢人人口與目前之中國大陸居民不同, 而界於原住民與漢人之間, 使人文
科學研究所下的結論得到佐證。

	對台灣南島民族之瞭解, 有助於我們醫界對台灣本土疾病之瞭解, 創造在國際
上從事original research 之機會, 間接也可協助人文科學研究者幫我們台灣居民尋根
, 真正去定位新台灣民族之祖先與來源。

 表一、 臺灣的史前文化─在台灣遺跡已確証部份其年代與地理位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0,000∼
    10,000年前   	舊石器時代:長濱文化─八仙洞、小馬洞穴遺址
			      	與南島語族無關,淵源與去處成密?
    6,500年前   	泰雅族,鄒族確證存在
    5,000年前   	西部移進新石器文化
    4,500年前   	南島語族在台灣發展多系統之不同時期石器時代:
		  	新石器時代早期:大坌坑文化(7000-4700年前)
			卑南遺址, 月眉Ⅱ遺址
    3,500年前		新石器時代中期:繩紋紅陶文化-小馬洞穴中層、漁棓、
					監寮、老番社下層、												監寮、老番社下層、
			新石器時代晚期:卑南文化─卑南、掃扒、富山、漁埸、
						東河												東河
					麒麟文化─都蘭、泰源、麒麟、忠勇、
                        			新社  白守蓮、八桑安
					花岡山文化─花岡山、嶺坎、大坑遺址      												上層、月眉Ⅰ遺址
			發現開始耕種、石棺土葬、紅陶、陪葬玉器
	1,500年前   	鐵器時代:靜浦文化(阿美族祖先)─靜浦、水璉、富南、    												小馬洞穴遺址   
	  500年前   	雅美族移入 (來自菲律賓巴丹島)
	  400年前   	漢人移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二、 台灣原住民─高山族與平埔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山族 	     平埔族
			 泰雅族 	     凱達加蘭族
			 賽夏族 	     噶瑪蘭族
			 阿美族 	     道卡斯族
			 布農族 	     巴則海族
			 鄒族		     巴布拉族
			 卑南族 	     貓霧梀族
			 魯凱族 	     和安雅族
			 排灣族 	     邵(水沙連)族
			 雅美族 	     西拉雅族
						     猴猴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三、 南島語系民族的發源、擴散與臺灣原住民關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南島語系民族的發源與擴散
		50,000∼
      	10,000年前	臺灣已有舊石器時代遺址及人類居住,與南島語族無
            	關,淵源與去處成密?
     	 6,000年前	南島語民族從亞洲東南部(?)遷移來臺灣
     	 5,000年前 	南島語族從臺灣開始擴散到菲律賓北部
        4,500年前 	南島語族遷移至婆羅州、亞伯里斯、爪哇、弟汶
         3,200年前	島語族到馬利安群島、蘇門答臘、新幾內亞、翡濟、
		   			東加
        1,800年前	南島語族到麥可羅尼亞東區、玻利尼西亞中區
        1,600∼
         1,500年前	南島語族到夏威夷、復活島
      	 1,200∼
         1,100年前	南島語族到馬達加斯加、紐西蘭

			南島語系民族─臺灣原住民
        6,000年前	南島語族遷移來臺灣發展族群:泰雅族、鄒族、賽夏、
            	巴則海、洪雅族
        5,000年前	排灣族群:排灣、卑南、魯凱族群遺址 (卑南遺址)
        2,000年前 	凱達格蘭族遷回臺灣
         1,500年前	阿美族在靜浦─靜浦文化,鐵器時代
        1,000年前	猴猴族遷回臺灣或由泰雅族分出(?)
         500年前	雅美族由菲律賓巴丹島移居蘭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類淋巴球組織抗原 (Human Lymphocyte Antigen, HLA)

(1) HLA的介紹
  人類的第六對染色體, 分別來自父親和母親的配子。在每一條染色體上的HLA基因
叫haplotype, 而每個人都有2 條haplotype, 所以在兄弟姊妹中, 2 條皆同的機會為
25%, 一條haplotype 相同的機率為50%, 而兩條都相異的機會也有25%。 而子代和親
代中僅一條haplotype 相同, 而言些HLA基因在人體免疫系統中, 所扮演的角色, 是舉
足輕重的, 在器官移植時, 器官捐贈者和器官接受者, 他們在haplotype 的相似程度, 
更直接影響著他們的移植成功率, 所以在器官移植前, HLA 的測定就顯得十分的重要。

    HLA的發現: 由於組織移植,個體產生程度不同之排斥現象,推論及確定了組織相容
抗原(histocompatibility antigen)的存在,為一種位於細胞膜表面的醣化蛋白(
glycoprotein). 組織相容抗原依引發排斥反應之強弱,可分為:

1. 主要組織相容複合體(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HC):人類之MHC首先於
1954年Dausset於白血球之細胞膜上發現, 遂定名為人類淋巴球組織抗原(HLA)。其基因
複合體(基因及其產物之合稱)於1965年發現, 稱為人類淋巴球組織抗原複合體(HLA 
complex), 位於第六對染色體的短臂上。 器官移植時,此HLA愈相符, 移植成功率愈高。
2. 次要組織相容複合體(minor histocompatibility antigen): 其基因散佈在整個基
因圖(genome)之中, 所造成的排斥反應較弱, 可以免疫抑制藥物適當控制。

(2) HLA之基因群(locus)之分類:
第一類抗原(Class I antigen): 包括HLA-A; HLA-B; HLA-C。為位於細胞膜表面的醣蛋
白, 體內有核的細胞均有, 但濃度不一, 其中以淋巴球表面濃度最高。
成份:為非共價鍵組合之44,000-Da 之阿爾發鏈, 及12,000-Da 之貝他鏈2 微球蛋白(
microglobulin)。其中抗原決定位是在阿爾發鏈上, 而B2-microglobulin為結構性蛋白
, 基因位於染色體15 上 , 不具抗原簇的性質。
功能:可與外來物質結合, 並將之呈現給 細胞毒性T淋巴球(cytotoxic T cell), 促動
其反應, 所以在移植排斥, 以及受病毒感染細胞的毒殺作用上,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遺傳: 阿爾發鏈即由HLA-A,B,C 之基因而來,且為等顯性,亦即每個個體均有6個第一類
抗原, 父母雙方各提供3個, 均表現在細胞膜上。

第二類抗原(Class II antigen): 包括HLA-DR; HLA-DQ; HLA-DP
分佈: 分佈範圍比第一類抗原小, 主要是表現在B細胞, 吞食細胞, 單核細胞...及活化
T細胞等細胞的細胞膜上。 
成分: 非共價鍵組合而成的34,000-Da阿爾發鏈以及29,000-Da 的貝他鏈(B-chain)兩者
共同為抗原簇。 
功能:與抗原呈現細胞( antigen presenting cell, APC )將抗原呈現給T cel細胞有關
。 helper T 細胞只認識與自身之class II antigen 結合之異物抗原, 而後促動吞食
細胞, 單核細胞.. 等免疫反應。 

第三類抗原(Class-III antigen): 補體部位(complement region), 基因群位於HLA-B
及  HLA-DR之間, 決定了C2,C4, 及Bf(B factor), 均與補體系統有關。

(3)HLA的基因表現
    HLA 是目前人體內已知最具多態性(polymorphism) 的系統。 如 HLA-A 及HLA-B 
的基因型, 已知的便超過80 種, 而已確定的 HLA-C locus  基因, 也有 10 種以上。 
此外, DR 有24 種, DQ 有9 種, DP 亦有6 種之多。而一條染色體上連鎖的一套HLA 
alleles 組合稱為haplotype,如a1b2c3dr4dq5dp6。 由於HLA-A,B,C,D 四個locus 非常
接近, 可共同視為一個locus, 形成一個單位, 遺傳給下一代. 每個人的HLA 基因, 又
自父母雙方而來, 且此兩個同源染色體呈等顯性( codiminant), 並無顯隱之分; 除了
MHC 之外, 細胞內尚有大量的次要組織相容複合體,因此可能產生的組織親和性抗原種
類相當多。

    雖然HLA 的基因組成種類非常多,不過,HLA的分佈卻有相當高的族群特異性, 所以, 
我們可利用HLA antigen 來研究人類學上的族群融合及族群遷徙。

(4) HLA 之檢測法
第一類抗原的檢測法:
    第一類組織抗原的基因在HLA-A,B,C 上, 在移植時, 第一類抗原較第二類抗原不重
要, 但骨髓移植時, 則兩者皆要符合。方法是使用混合淋巴球細胞培養法(mixed 
lymphocyte culture)。它是血清檢查法 中最簡易且最快速的方法。原理是利用抗原,
抗體及補體三者間的關係所設計。步驟: 1.將各個抗體 1 uL 加入微井盤(micro-well 
plate)中, 一個盤約有60 或72 個微檢井凹。2.在每個井凹中, 加入2000 個淋巴球,在
室溫下靜候30 分鐘, 使抗原和抗體作用。3.加入5 uL 的補體(complement, rabbit 
serum),在攝氏37 度下放置1~2 小時。

4. 加入嗜伊紅性染劑(eosin Y vital dye)。5. 以福馬林固定液加以固定。
結果:若有適當的抗原抗體反應時, 細胞膜將受損, 染色時, 染料可染入細胞, 在作鏡
檢時, 即可發現淋巴球被染上顏色. 若沒被染色, 淋巴球即不帶已知抗體所欲測之組織
抗原另一種螢光染色方法(fluorochromasia),是在步驟4 的地方加入綠色(fluorescein
 diacetate) 及紅色(ethidium bromide)螢光染色劑 , 若是活體, 則綠色螢光劑可進
入, 呈現綠色, 若是死體, 則紅色螢光劑可進入, 呈現紅色。由此, 我們可計算出有多
少淋巴球死亡或存活, 以此來決定它反應的程度。

第二類組織抗原的檢測法:
  第二類組織抗原的基因在HLA-DR,DQ,DP 上, 而這三個基因座位於D 區。在移植時,
 若此類抗原能配合, 則移植效果佳. 由於第二類組織抗原在輔助性T 細胞的活化上相
當重要, 而輔助性T 細胞又為細胞性免疫及體液性免疫等反應之中樞, 所以第二類抗原
, 遠比第一類抗原之配合來的重要。

測定方式:  測定方式有二
1.血清學方法: 主要是測定B 淋巴球上的DR 抗原, 因為HLA 上的 DR 抗原在移植免疫
上影響較大. 測定方式如同第一類抗原, 以抗體測定, 方法亦同。
2.混合淋巴球反應(mixed lymphocyte reaction)法: 此法為傳統測定第二類抗原是否
相同的方法。原理: 若第二類抗原不相同時, 可使接受者的T 淋巴球增生, 因為T 淋巴
球可認識此異物抗原。 而淋巴球的增生是以其DNA 之合成量加以測之。 因此測量淋巴
球數目的多少, 便可知其第二類抗原的相似度。方法: 將捐獻者(donor)的淋巴球和接
受者(receptor)的淋巴球培養在二起, 將DNA前驅物質3H-thymidine(3H-TdR) 加入, 則
可從3H-TdR 併入細胞DNA 的程度得知其DNA 的量以決定抗原呈現細胞( antigen 
presenting cell] 。

(5)HLA的應用
1). 器官移植時捐獻者與接受者之組織配對檢查
2). HLA和疾病的關連性
    HLA抗原和許多疾病有密切關係, 如黏連性骨關節脊椎炎和HLA-B27有密切 
    關聯。有些關係只出現在某些種族, 如在北歐高加索族群中B7, DW2及DR2  
    的出現和犯多發性硬化與視神經炎有關, 而在其它種族有關連的HLA則不
    同。
3). HLA與藥物過敏反應的關係
    抗藥反應與注射疫苗反應的遺傳控制方面, 人種間會表現其差異, 而在
    HLA檢查可看出特徵。
4). HLA在懷孕的檢查應用
    懷孕婦女的子宮內間質滋養層細胞具可辨識第一類MHC抗原,與單株抗體反  
    應檢驗嬰兒的HLA型, 若帶有某種惡性疾病有關之抗原, 則可考慮流產。
5). HLA用於鑑定父系關係
以ABO血型無法鑑定血緣關係時, 可進一步利用HLA來確定。若有共同單套型HLA抗原, 
則親生關係便很有可能, 但不是百分之百確定;若無共同單套型HLA抗原, 則百分之百
確定父親另有其人。
6). HLA對人類學研究之應用
由於HLA型在不同人種族群差異相當大, 使人類學家建立了族群與遷移關係的資料。譬
如說, 美國白人8%具HLA-B27抗原, 2%美國黑人也具此抗體。但是非洲黑人找不到HLA-
B27抗原。這顯示美國黑人有白人之混血。


臺灣居民的HLA研究

    早期對臺灣居民HLA的研究皆把臺灣的居民稱為"在臺灣的中國人" (Chinese 
people in Taiwan), 其選樣與抽樣也忽略臺灣族群融合的事實。解嚴以後, 此種情況
逐見獲得改善, 相關的研究已開始把選樣區分為臺灣河洛人(或大部份仍稱為閩南人)、
客家人、大陸移民(或外省人)、及原住民。其中對原住民的研究興趣,都分各族群採樣
區分。現在的隱憂在於把臺灣族群的分類過於單純化,也欠缺的臺灣人文歷史的瞭解,
通常用所使用的語言分類族群,而無法追溯族群的融合的歷史,造成各家研究結果差異
頗大,或者忽略無法解釋的資料結果。原住民的研究 

(1)早期臺灣居民的HLA研究
    解嚴之前有一些臺灣住民混合在一起的研究資料已經顯示與中國人的數據有不同之
處, 雖然他們最後仍選擇其中相同之數據結論臺灣住民與中國人相仿。最早把臺灣居民
劃分不同族群研究HLA的, 應該是1990年臺灣醫誌李氏的文章,這篇文章開起臺灣居民
HLA研究的大門。在該文抽取200個於不同縣市健康的醫院工作者,男150人,女80人,
年齡:18~57作為漢人族群。在原住民的採樣上,取北部泰雅;中部布農;南部魯凱與排灣
為原住民族群。本研究的結論是:台灣河洛人,客家人,南中國人,北中國人沒有明顯
的不同,但以上四種人,也就是漢人,則原住民明顯不同。論據差異表現在HLA-A24、
Bw26、DRw6、DRw8之不同。但是本論據預設立場急欲排除原住民和漢人是不同的,但未
能深究漢人中,台灣的河洛人, 和客家人與大陸已有不同, 採AB, AC, 則B=C的論調, 
使人無法理解信服。

    詳細檢視及資料臺灣人與中國人HLA仍有許多不同;譬如Aw19在台灣的河洛和客家
人中沒有,但在五十年內的大陸移民卻高達三成以上,解釋理由是在離島常發生
homozygosity所造成,往往造成臺灣居民的blank alleles,而中國人沒有blank 
allele。Aw19在東方人中一般占有三成,而臺灣人卻沒有呈現blank allele,可視為台
灣人和中國人不同最有力的論點之一,但本研究卻以是島嶼常有的homozygosity現象不
予考慮。而在作漢人和原住民比較時, 卻把blank allele拿出來作為其間不同的有力
証據,其選擇性的論証令人存疑。

    本研究對homozygosity所造成blank allele的論點是由於隔離社會所造成。而在高
山族中,排灣和魯凱是生活在山中,且其社會較封閉,所以其blank allele較高。但是
居住地而造成族群的封閉,本研究的論點明顯地對原住民不認識,近百年來原住民間彼
此是可以通婚的,族群和居住地的封閉性存疑。

    另外比HLA-A的比較而言: HLA-A11,A2,A9出現頻率在臺灣"漢人"比原住民高,但
A24,Aw19則較低。此論點犯了前面同樣的錯誤,採A=B,A=C, 則B=C的論法, 以A11為
例, 台灣漢人高於大陸漢人, 而原住民低於所有漢人. 可見台灣的漢人有其它外來種族
之融合,其A11值較大陸漢人高,可能是平埔族,甚至是殖民期之血統來源,值得研究
。依照本研究之比較方法, 比較台灣漢人和中國漢人之不同, 亦有明顯結果:臺灣人之
HLA-A10,A11出現率比中國人高;而HLA-A1,A24, A26則比中國人低。此為台灣人和中國
人不同的論點之一。

    以HLA-B的比較;臺灣"漢人B5,B40,Bw46比原住民高;而Bw61則較低。其推論台灣
漢人和中國漢人相同的論點, 在HLA-B更形薄弱;HLA-B群眾多,只有以上可供佐証,而
本研究捨多數論據,只取少數論據,使其一開始便欲設立場的可能性, 更加明顯。台灣
"漢人"和中國漢人的不同處在於臺灣人B39,Bw55,Bw48出現率比中國人高;而Bw52、 B8
、B12、B44、B14、B15、Bw62、B16、Bw57、Bw58、Bw22、Bw54、B37、Bw60、Bw61則較
低。其中文中有指出B15明顯低於中國漢人, 但不知在比較時, 為何省略不用。

    而HLA-C的比較:臺灣"漢人"Cw2出現率比原住民高;而Cw7則較低;Cw1,3,7則臺灣
人與中國人類似。但由數字看來,Cw1,3不僅和中國人相似,更和原住民一致。而Cw7更
是高於大陸漢人, 和原住民一致。 且在C族中, 除以上所述, 餘者台灣漢人和大陸漢人
有相當的差異,和台灣原住民有相當程度的一致性。

	HLA-D的比較: 臺灣"漢人"HLA-DR2,4,5,DRw9出現率比原住民高;Dw6較低。 
其中DR2,4雖頻率略高, 但台灣"漢人"又高過大陸"漢人"。有外來人種混入的可能性。
而DR5台灣漢人、大陸漢人、台灣原住民有近似的值。DRw9台灣漢人反而和原住民較為
相近;而Dw6台灣漢人則明顯異於台灣原住民及大陸漢人。

	台灣的原住民,部落和部落間,其HLA仍有些許差異,但總體而言,其有一定
的相似性,在A24, Bw60, DRw8較突顯。台灣的漢人雖和台灣的原住民有一定的差異,
卻和大陸的漢人有相當的差異,本研究的數據便可當明顯的証明. 但因在推論開始,欠
缺人文瞭解無法解釋數據,致使推論過程疑問重重,推論結果差異頗大。惟實驗的數據
中,缺乏平埔族的數據,因在台灣漢的族群融合,對平埔族影響十分深遠,現在幾乎所
有的平埔族都已融入台灣漢人的社會中。且台灣的漢人,經荷蘭人及日本人的統治, 
也有某種程度上族群的融合,而在這些人種的交流下,只因台灣漢人和台灣原住民的
HLA相似性不高,便盲目地將台灣漢人歸於大陸漢人,實屬不妥。


(2)近期臺灣居民的HLA研究

    以中研院主導的TWIN大型計畫為主流, 已收集臺灣九族高砂族及兩族平埔族3,700
人以上的血液全面進行各領域的研究, 特別包括血型, HLA及多種疾病之分生研究, 已
有初步的成果, 短期內將是原住民研究之龍頭, 唯若運用在臺灣居民的研究, 則需人文
資料導引之補強, 特別是在所謂漢人之抽樣與應全面加速平埔族的普查。我們先略舉其
中相關重要的研究成果。

    在HLA之前, 血型仍是一重要的遺傳生物指標。在林力式等所作臺灣居民的H血型研
究, 檢測A, B, H, D, C, c, E, e, Cw, Lea, Leb, P1, M, N, S, s, K, k, Jka, Jkb
, Fya,Fyb, Kpa, Kpb, Jsb, Lua, Ge, Coa, Cob, Dia, Dib, Cad, 及Mur。對Mur陽性
者再把MiIII從IV, VI, IX與GP區分區開來。其中最重要的發現之一在MiIII型的出現。
Mi III血型的表現以東臺灣與臺灣中西部居民出現率最高。在高砂族之阿眉族、雅美族
、及卑南族分別為88.4%、34.3%、與21.2%。這種在中國人與日本人不會出現的血Mi 
III, 在東、北、南、西臺灣的出現率分別為11%、2%、3%、及2%。林氏等解釋應為過去
在各區與阿眉族通婚所致。這研究顯示在進行臺灣族群生物醫學研究時,對所謂臺灣漢
人抽樣或瞭解其族群歷史之重要性。

在HLA研究方面則以陳氏等在1966年發表的臺灣原住民HLA抗原分佈之研究最廣泛與深入
。台灣原住民約20族, 其中九族為高山族, 蘭嶼雅美族位居離島,其餘為平地之平埔族;
 而除了雅美族及九個高山族仍保有社會文化及語言之外, 平埔族多已漢化而消失。自
語言學, 考古, 以及社會文化等角度, 台灣的原住民之間亦有相當的民族融合的情形發
生, 不過目前原住民的來源及遷徙路徑仍不詳.因而在這研究不似以往的類似文獻僅將
所有的原住民歸為一類, 而將各族(包括高山族及平埔族)予以細分, 比較其HLA 
frequency, 藉以分析各族之間的血緣關係的遠近。

 這研究自17個山地村落,2個平地部落抽樣了903名完全無血緣關係的成人,抽血檢驗
其HLA-A, B, C抗原,採樣中每個人至少距三等親以上。結果顯示原住民有著比台灣漢
人高的A24, B13, B60。將所得數據以演化樹歸納,並和亞洲其他的大陸民族及海洋民
族比較,結論為台灣的原住民與南洋等民族為同一祖先,而台灣的漢人的血脈是來自於
亞洲大陸。這是篇很好的高砂族原住民HLA研究,但對平地居民包括所謂漢人之抽樣則
著墨不多, 為美中之不足,我們作如下之探討。

  HLA-A:台灣原住民中最常見之HLA-A為A24, 與南洋等民族接近。其次為A2, A11,
及A26,此類HLA的分佈似蒙古利亞種人。阿美族具明顯地較其他族高的A33。邵族及巴
則海族具有高的A2,A26,此為似蒙古利亞種人之特徵。不過本文忽略了平埔族四百年來
早已有與漢族融合之討論。

 	在HLA-B方面:台灣原住民具有高比例的B60;布農族及曹族之B13>B60;邵族及
巴則海族兩族之B13,B48,B60明顯較其他族為低, 而具有較高的B46, 此B46 為蒙古利
亞種的特徵之一。雅美族與台灣其餘各族明顯不同, 其B62為全世界最高者。而由語
言學及其餘社會學上的研究證據, 亦顯示雅美族自菲律賓之巴丹(Batan island)移民
而來,其血緣又和菲律賓本島不同。

    由上述資料得知台灣之原住民來自於同一祖先; 各族之間的血緣遠近又和其地理
分佈呈正相關:如北部泰雅及賽夏族; 中部布農及曹族;南部魯凱及排灣族;東部阿美及
卑南族;雅美族位於離島。除了HLA以外的分生基因指標還包括:

阿美及布農族其有一新的adenosine deaminase allele(ADA); 阿美及布農族具有與他
族不同之orosomucoid allele, ORM1Q0; 經NJ研究法推論卑南族自蘭嶼而來;邵族及巴
則海族族居於中部平原,與漢人融合深; 而可能由於B-blank的關係, 使得他們以UPG及
NJ的方式分類, 所得的結果不同。

    從早期與近期研究可知臺灣居民HLA結果數據差別太大,特別是臺灣漢人的部份,
顯示兩研究中至少一者抽樣方法有問題(卻可得到類似的結論)。未對台灣移民檢測及
比對。且若要對台灣移民檢測比對其與大陸之關係, 必須再取其餘亞洲民族檢測(如統
治過台灣之日本), 並進行交叉分析, 才可斷定台灣之血脈與大陸仍相同之結論。其他
尚有如下疑點: 

1. 並未對台灣移民(近代中國漢人, 河洛人, 客家人)加以抽樣, 並與原住民比
   對分析, 無法得到台灣為亞洲大陸移民, 與原住民血緣不同之事實。
2. 以HLA-A2為例:本次研究以A2作為蒙古利亞種之指標,以原住民之A2之較
   低發生率, 推定原住民與亞洲大陸之血緣不同。 然而與前期研究數據對照,  
   發現泰雅族的A2發生率比河洛及客家還高, 反而更接近亞洲大陸之數值。是
   否可判定泰雅族為亞洲大陸血統? 因此很難憑A2二分"原住民/海洋台灣移民
    /大陸"。
3. 作者以A11為蒙古利亞種人之指標來証明邵族, 賽夏等族的漢化程度,但以此
   原理來看數據, 發現雅美族之A11更高, 因此說服力不足。
4. A26, 若以作者論點解釋, 則可作漢化程度之指標(漢化愈深, 發生頻率愈
   小), 但是對於排灣及阿美族之較平地部落更低的數據, 則略過未加討論。
5. A33, 阿美族比起各族明顯高出相當多, 將之與其他研究相較, 發現若以
   作者論點視之, 可將A33當作蒙古利亞人之指標,但是針對這一點作者略過, 
   未作任何解釋。
6. B8, 原可用來解釋漢化程度愈高, 則此值愈低, 但是以其他研究相較數據對
   照, 發現大陸的漢人此值反而高。
7. B13, 漢化程度高者此值應低(以作者論點), 但是阿美族之特低值, 及雅美
   族之近似平地部落的結果, 無法解釋。
8. B48, 漢化程度高者此值低, 但是再以其他研究相較數據對照, 發現大陸漢
   人此值雖低, 但是台灣移民此值反而高出大陸數據相當多。

(3) HLA單套型頻率(haplotypic frequencies)
    所謂單套型,即指位於單一染色體上對偶基因的組合,且由於緊密連結的原因,
通常以單套型為遺傳的單位,人為雙倍體,故有二個單套型,且為等顯性,以孟德爾
遺傳法來看,二個同胞兄弟姐妹,有25%的機率共同擁有相同的二個單套型,有50%的
機率,擁有相同一個單套型,及25%的機率,完全沒有相同的單套型。

    在1990年臺北榮總曾有一研究,分析臺灣居民32個"漢人"家庭201位成員(選樣未
說明)組織抗原單套型頻率,父母親的HLA單套型是根據他們孩子的HLA typing而辨認
的。空白的基因位表示是純種的。而HLA中,A,B;B,C及A,C基因的連鎖不平衡即是
根據觀察得的頻率和預期的頻率的差值。而預期的頻率是由兩基因頻率的乘積而計算
出。至於統計上的意義就由Pearson的卡方值 (chi-square)測驗來決定。以2*2任何可
表具或不具某單套型基因數目的表格來做計算。而其意義所含程度即是由P值(事件發
生的機率)來評定。根據所得計算出連鎖不平衡,臺灣居民"漢人"最重要的兩位基因單
套型頻率的連鎖不平衡是A30-B13,AW33-B17,BW46-CW11,B12-CW8,A1-CW6,及A33-
CW3,在137位孩子中,並沒發現點重組的現象。相反的,連鎖不平衡為負值的有A9-CW
4及A2-B17。高加索人和此研究受試者都有一些相當高的正連鎖不平衡,如A30-B13及
B13-CW6,而A3-B7,A1-B8,AW33-BW65,A30-CW6,AW33-CW8,B35-CW4和B37-CW6在中
國人中是不常見的,HLA-A,B,C三基因位常見的單套型有A1B8CW7及A3B7CW7等得單套
型。

	把此研究所得之基因頻率和其它中國族群作一比較。基本上,台灣和大陸的
中國人的HLA輪廓大抵相似,除了A33和B40外。根據遺傳標記。如HLA和Gm同種異質型
(allo type),來將中國族群分為南方和北方。而台灣的族群即是由南方的中國人後裔
所構成。和大陸的中國人的遺傳標記對照,有些微差異。以紐約的中國人為例,由於
他們大部份是由中國大陸南方和台灣移入的,故他們的HLA基因頻率和台彎的中國人相
似。雖說HLA單套型頻率強烈相似性存在且可反應出中國人背景的共同體,但經由人種
的混血及地理的隔離,已產生必然的差異,藉由計算單套型頻率將對父系血統的鑑別
、HLA和疾病相關的確立及人類學的研究有所助益。

    同樣在1990年臺大的研究即顯示不一樣的結果; 在更精確的選樣臺灣河洛人後, 
發現HLA單套型頻率有意義的為A2-B13; A2-Bw46;在客家人為A11-B5, A9-B40;泰雅族
為A24-B39, A11-B27; 布農為A24-B13, A24-Bw48; 排灣為A24-Bw60。臺灣河洛人與客
家人HLA單套型頻率有意義之配組與中國人數據不同, 甚至於與同年代榮總之資料亦迴
異, 應是抽樣造成之差異,也顯示臺灣族群在生物醫學背景之複雜性。

    至於近期對臺灣原住民的HLA單套型頻率研究, 則顯示除雅美及卑南族外最重要的
兩位基因單套型頻率的連鎖不平衡是A24-B60, 另外卑南族還呈現A24-B62;雅美族為 
A11-B62。這些數據較接近1990年臺大之研究結果。


臺灣居民HLA和疾病的關連性

    HLA抗原和許多疾病有密切關係, 如黏連性骨關節脊椎炎和HLA-B27有密切 
關聯。有些關係只出現在某些種族, 如在北歐高加索族群中B7, DW2及DR2的出現和犯多
發性硬化與視神經炎有關, 而在其它種族有關連的HLA則不同。

    台灣居民發生各種疾病之組織抗原特徵亦與中國人不同,作者從文獻與自己的研究
起碼所整理的三十幾種常見的疾病;臺灣人與中國人的表現不同,顯示目前臺灣人所受
南島語族血緣影響之深刻。

    早期對臺灣居民各種疾病HLA的研究皆稱為"在臺灣的中國人XX病HLA之研究" (
Study of HLA in XX disease of Chinese people in Taiwan), 其選樣與抽樣也忽略
臺灣族群融合的事實。此種情況至今未見改善, 相關的研究很少把選樣區分為臺灣河
洛人(或大部份仍稱為閩南人)、客家人、大陸移民(或外省人)、及原住民。隱憂在於
把臺灣族群的分類過於單純化,也欠缺的臺灣人文歷史的瞭解,通常用所使用的語言
分類族群,而無法追溯族群的融合的歷史,造成各種疾病研究結果與中國所作的研究
差異頗大,甚至於放棄無法解釋的資料結果,民族的混淆,摧毀自己的自信,既可惜
又可悲。 

                 臺灣人與中國人疾病HLA特徵之差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疾病名稱         臺灣人HLA特徵	       中國人HLA特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症肌無力症(+)	 A2,DR9,Bw46,DQw3	DR4, Bw46
		            (-)  DR2,DR3,DR4		B17
		糖尿病		 A10,
		非因素林依賴型
		糖尿病		 DR3/4			A9,DR3,DRw9
		因素林依賴型
		B型肝炎	(+)	 B8			Bw46,DRw9
		       	(-)      Bw17
		肝癌	(+)      Nil			B15
			(-) 	 A11,Bw17,B27
		紅斑性狼瘡	 B8,Bw38,A3		DR2,C4A,B13
		牛皮癬		 A10,B4,B6,B13,DR1	A1,Aw30,B13
		Behcet*s病(+)    B51				B51
		          (-)    B16				Ni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從臺灣居民遺傳疾病之分生研究看族群融合

    從基因研究亦發現臺灣居民已是各族群共合所行成之新民族,譬如蠶豆病是由於性
染色體點狀體突變所造成,基因點狀突變方式,在臺灣表現及分佈比率與中國人不同,
從結果顯示不但表現族群融合的事實,更可推論目前在臺灣要找純種的客家人與河洛人
都很困難。在臺灣許多疾病基因的研究都得到相同的結果,只是過去許多人沒有去注意
到。在此特別提到蠶豆病與地中海貧血之基因研究。

(1) 蠶豆病G6PD缺乏症 (Glucose 6 Phosphate Dehydrogenase Deficiency) 
    Glucose 6 phosphate dehydrogenase ( G6PD ) 是位於X染色體上屬性聯遺傳的酵
素。對產生NADPH非常重要,而NADPH提供還原生物合成及成熟紅血球將過氧化氫等化合
物解毒所需的還原物質,蠶豆病是人類最常見的酵素病態,全世界有超過兩億人深受影
響。蠶豆病使人易罹患一些疾病,包括藥物或食物引起發急性溶血性貧血,嚴重的慢性
非球形細胞溶血性貧血及新生兒黃疸。

	G6PD基因有13個exons及12個introns,將近20kb,密碼區位在exons 2到13。
在1992年中研院的研究發現至少有4種不同的G6PD突變可在10位受試者中的9位辨認出來
,另一位則沒有這4種之一的突變。

	此篇文章根據起源及遷移的時間將台灣的中國人劃分成台灣人、大陸外省人、
客家人及原住民等四族群,而其中以客家人罹患G6PD deficiency 比例最高( 4.52% ),其次為原住民中的阿美族( 3.5% )。除了493 A*G的突變只在台灣人和客家人有案例,其餘三種皆有其他地區的中國人同樣的突變被報導,493 A*G,1376 G*T,及1388 G*A這三種突變在台灣人或客家人都會發生,這可能是由於河洛人與客家人通婚的結果所造成,而這三種突變佔了此G6PD病態基因的80%,至於487 G*A的突變是否只限於台灣人則未知,須做進一步的分析。有趣的是487 G*A ( 163 Gly*Ser )及493 A*G( 165 Asn*Asp )兩種突變皆位於exon 6,而exon 6正是鄰近於推定的G6P接合區。至於1376 G*T及1388 G*A也是皆位於exon 12和推定的NADP接合區在exon 10 相靠近。所以說,這些位置的突變,便影響酵素的功能。在10位受試者中,有一位不具備上述四種突變之任一種,暗示著某種尚未鑑別出的突變亦可能造成台灣人的G6PD缺乏症。
    到了1994年他們進一步研究發現塞夏族G6PD缺乏症之突變62.5%發生在493 A*G, 
而阿眉族57.1%發生在592 C*T, 而與52.3%的臺灣"漢人"發生在1376 G*T不同。

(2) 地中海貧血 (Alpha and Beta Thalassemia)
    地中海貧血為自體隱性遺傳疾病, 是由於染色體11及16對一個或多個蛋白基因因缺
損、重組或突變異常所造成, 引致血色素在alpha或beta鏈不正常所致。在臺灣此症之
發生率、基因異常形式各族群均不同, 臺灣"漢人"之特徵與中國人亦不同,可能與為適
應瘧疾之高盛行有關。


臺灣居民健康問題與族群關係

    臺灣與西太洋島嶼南島語族呈現共同之健康問題,特別包括較高之骨質鬆弛、維他
命D缺乏、易骨折、高尿酸、高腦血管疾病發病率、較高之高血壓發生率....等等。表
示臺灣與西太洋島嶼南島語族相同之血脈淵源。

	原住民的健康問題長期被忽略,近來美國、澳洲逐漸重視少數民族的健康問題
,研究得知與強勢民族如白人還有一段差距。台灣原住民的健康狀況,似乎和美國、澳
洲、及西太平洋地區南島族原住民狀況類似,和台灣其他住民比較,則原住民無論在平
均餘命、死亡率、疾病盛行率、某些疾病, 如鼻咽癌、胃癌, 發生率等,均比台灣一般
民眾嚴重。目前的研究顯示在平均餘命約少十歲;男性少12.5歲,女性少6歲,標準化
死亡比約為2倍;男性為2.1倍,女性為1.7倍。疾病以意外災害、自殺、肝硬化、結核
病、肺炎、支氣管炎、嗜酒、寄生蟲等為最嚴重,一些上消化道癌症也值得注意,而現
代文明帶來的心臟血管病、骨質鬆弛症、痛風、營養、適應等,漸漸形成新問題。整個
評估,原住民健康問題雖然有改善,比台灣或離島地區約有25-30年的差距,各族別間
也有差異存在。
    至於原住民重要死因分析; 在過去20年中,台灣山地居民死亡個案共有35,221位(
男22,871位,女12,350位),界定原住民種族別,分析其主要死因,經與全台灣地區居
民死亡個案共1,695,479位(男1,024,581位,女670,898位)比較,結果發現:
1.男性標準化死亡比(比台灣地區):泰雅、布農、排灣、魯凱四族在意外災害、結核病
較高(1971-90年),泰雅、布農、排灣三族在自殺、肝硬化、肺炎較高(1971-90年);
但在布農及魯凱族,則到1981-90年才顯著高於台灣地區,而魯凱族在自殺、肝硬化到
1981-90年才顯著高於台灣地區。癌症則於布農、排灣在1971-90年標準化死亡比,比
台灣地區稍高,心臟血管疾病到1981-90年,泰雅、布農及排灣其標準化死亡比,也漸
漸增高。
2.女性標準化死亡比(比台灣地區):泰雅、布農、排灣、魯凱四族在結核病較高(1971-
90年),泰雅、布農、排灣三族,在意外災害、肝硬化、肺炎較高(1971-90年),泰雅、
排灣族其支氣管炎、肺氣腫及支氣管炎較高(1971-90年),泰雅、布農族其自殺在1971
-90年標準化死亡比,皆有意義的高。布農、排灣族癌症在1981-90年也稍高。

	由以上得知,大致上原住民在意外災害、自殺、肝硬化,及傳染病包括結核
病、肺炎、支氣管炎等較嚴重,標準化死亡比在2倍以上。癌症、心臟血管疾病也逐漸
形成新問題,另外,診斷欠明者,標準化死亡比為2.1倍,在雅美族甚至高達12倍,顯
示其醫療的缺乏。

    臺灣平地居民容易得到的疾病也深受原住民體質特徵的影響, 譬如高鼻咽癌、胃
癌與肝癌發病率,可能與族群融合有關。對台灣南島語民族之瞭解, 有助於我們醫界
對台灣本土疾病之瞭解, 創造在國際上從事創始之機會, 間接也可協助人文科學研究
者幫我們台灣居民尋根, 真正去定位新台灣民族之祖先與來源。

參考文獻

1.Hsu M.: The origin of austronesian speakers in Taiwan. Symposium on Culture as well as Biological Affinities among the Indigenous Peoples of Taiwan and Southeast Asia 1996.
2.Chen SH. Chen KH: The distribution of HLA A, B, & C Antigens Among the Taiwan Indigenous Populations. Symposium on Culture as well as Biological Affinities among the Indigenous Peoples of Taiwan and Southeast Asia 1996.
3.Hu CY. Shen SW. Lee CC, Yang CF: Study of genetic polymorphism of HLA class II genes in four Taiwan aboriginal population by PCR/SSOPH genetic typing and compare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the Fukinase (Han) population. Symposium on Culture as well as Biological Affinities among the Indigenous Peoples of Taiwan and Southeast Asia 1996.
4.Marie Lin. Broadberry RE. Chan YS. Chen SJ. Hsu M.: The distribution of various blood groups among the different population groups in Taiwan. Symposium on Culture as well as Biological Affinities among the Indigenous Peoples of Taiwan and Southeast Asia 1996.
5.Quanchi M. Adams R.: Culture Contact in the Pacific.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6.劉益昌、劉得京、林俊全: 史前文化。東海岸觀光局管理處, 1993。 
7.陳順勝: 當今醫界對臺灣本土化人文科學應有之認識。高雄醫師會誌 46-49, 1995.
8.Chen SS. Lee CC. Chee CY, Lee MC.: Thymomatous myasthenia gravis. Kaohsiung J Med Sci 4:273-284, 1988.
9.Hsia S. Ward FE. Chen WY. Amos DB.: HL-A antigens in a Chinese population. issue Antigens.  6:15-22, 1975 .
10.Lin DY.  Liaw YF.  Chu CM.  Chen GH.: Histocompatibility profile of hepatoma in Taiwan. J Formosan Med Assoc 81:1126-31, 1982.
11.Huang CC.: The distribution of HLA-A, B, DR antigens in Chinese population. J Formosan Med Assoc 82:967-71, 1983.
12.Lin DY.  Liaw YF.  Chu CM.  Chen GH.: Histocompatibility profile of hepatitis in Taiwan. J Formosan Med Assoc 81:246-52, 1982.
13.Liu HC.: Histocompatibility profile in Chinese wi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Chin J Microbiol Immunol 14:41-5, 1981.
14.Chang ZN.  Tsai LC.  Han SH.: Tissue typing of blood lymphocytes in normal Chinese and diseases. Chin J Microbiol Immunol 13:9-14, 1980.
15.Chee CY.  Chen RC.  Hung TP.	Chen TS.  Chen GH.  Deng JS.: Immunological studies on Chinese myasthenia gravis patients. J Formosan Med Assoc 77:621-8, 1978.
16.Lin RY.  Deng JS.  Lu YC.  Chen TS.  Chen GH.: HLA antigens and psoriasis in Chinese. J Formosan Med Assoc 77:568-73, 1978.
17.Ho HN. Gill TJ. Klionsky B. Ouyang PC. Hsieh CY. Seski J. Kunschner A.:
18.Differences between white and Chinese populations in human leukocyte antigen sharing and 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tumors. Amer J Obs Gyn 161:942-8, 1989.
19.Wu SB.  Hwang SJ.  Chang AS.	Hsieh T.  Hsu MM.  Hsieh RP.  Chen CJ.:
20.Human leukocyte antigen (HLA) frequency among patients with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in Taiwan. Anticancer Res 9:1649-53, 1989.
21.Huang CC.  Hu SA.  Lin JL.  Wu JH.: HLA and Chinese IgA nephropathy in Taiwan. Tissue Antigens.  33:45-7, 1989.
22.Lin-Chu M.  Lin SJ.  Chang SL.  Tsai SJ.  Yang TF.: HLA antigens among Chinese in Taiwan: association of Cw1 and Cw3 on the same haplotype. Human Heredity. 39:89-93, 1989.
23.Huang HS.  Huang MJ.	Huang CC.  Huang BY.  Lin JD.  Juang JH.  Liu RT.:
24.HLA-A,B,C and DR antigens in Chinese with non-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comparison with goitrous diabetics. J Formosan Med Assoc 88:43-7, 1989.
25.Huang HS.  Huang MJ.	Huang CC.  Huang BY.  Wang PW.	Lin JD.: A strong association of HLA-DR 3/4 heterozygotes with 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among Chinese in Taiwan. J Formosan Med Assoc 87:1-6, 1988.
26.Lin DY.  Liaw YE.  Huang CC.: The distribution of HLA-A, B, C, DR antigens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Taiwan. Tissue Antigens 29:110-4, 1987.
27.Kao JS.  Yu HS.  Shey HM.  Chen GS.: HLA-A,B,C and DR in Chinese with psoriasis: relation to age of onset and clinical expression of the disease. J Formosan Med Assoc 86:259-63, 1987.
28.Yung CH.  Hu HY.  Mou LL.  Lee J.: HLA antigen frequencies of blood bank donors in Taiwan. Chin Med J 39:65-71, 1987.
29.Chung YM.  Tsai ST.  Liao F.	Liu JH.: A genetic study of Behcet's disease in Taiwan Chinese. Tissue Antigens. 30:68-72, 1987.
30.Thajeb P.  Chee CY.  Huang CC.: The distribution of HLA-A,B, DR antigens in Chinese myasthenia gravis. Tissue Antigens.  29:273-9, 1987.
31.Chung YM.: Endogenous uveitis and ankylosing spondylitis in the Chinese. J Formosan Med Assoc 85:883-9, 1986.
32.Chung YM.  Liu JH.  Tsi ST.: Behcet's disease in Taiwan--a review of 53 cases.Japn J Ophthalmol 30:318-23, 1986.
33.Hsu HY.  Chang MH.  Ho HN.  Hsieh RP.  Lee SD.  Chen DS.  Lee CY.  Hsieh  KH.  Association of HLA-DR14-DR52 with low responsiveness to hepatitis B vaccine in Chinese residents in Taiwan.  Vaccine.  11:1437-40, 1993.
34.Chow MP.  Yung CH.  Hu HY.  Tzeng JL.  Lin JS.  Lin WM.  Lin CK.  HLA antibodies--the cause of platelet alloimmunization in Chinese.  Amer J Hematology.  39:15-9, 1992.
35.Chow MP.  Yung CH.  Hu HY.  Tzeng JL.  Lin WM.  Lin CK.  Platelet crossmatching with lymphocytotoxicity test: an effective method in alloimmunized Chinese patients.  Transfusion. 31:595-9, 1991.
36.Lee CJ.  Lee PC.  Tai JJ.  Lee PH.  Human leukocyte antigens in inhabitants of Taiwan.  J the Formosan Med Asso.  89:526-33, 1990.
37.Chow MP.  Hsu HC.  Yung CH.  Chau WK.  Peng HW.  Tsay SH.  Tse E.  Lin CK.  Hemoglobin H disease complicated iron overload and HLA expression in Chinese. J Microbiol & Immunol.  23:248-52, 1990 .
38.Yung CH.  Chow MP.  Hu HY.  Lee TD.  HLA haplotype frequencies of Taiwan-Chinese families.  Chung-Hua Min Kuo Wei Sheng Wu Chi Mien i Hsueh Tsa Chih - Chinese J of Microbiol & Immunol.  23:107-19, 1990.
39.Henderson BE.  Louie E.  SooHoo Jing J.  Buell P.  Gardner MB.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ew England J of Med.  295:1101-6, 1976.
40.Payne R.  Radvany R. Grumet C.  A new second locus HL-A antigen in linkage disequilibrium with HL-A2 in cantonese chinese.  Tissue Antigens.  5:69-71, 1975.
41.Chan SH. Tan T.  HLA and allopurinol drug eruption.  Dermatologica. 179:32-3, 1989.
42.Yu YL.  Woo E.  Hawkins BR.  Ho HC.  Huang CY.  Multiple sclerosis amongst Chinese in Hong Kong.  Brain.  112 :1445-67, 1989.
43.Sum CF.  Fok AC.  Tan KT.  Chan SH.  Cheah JS.  Human leucocyte antigen in a Chinese family with thyrotoxic periodic paralysis in Singapore.  BMJ. 297:594-5, 1988.
44.Chung YM.  Yeh TS.  Liu JH.  Endogenous uveitis in Chinese--an analysis of 240 cases in a uveitis clinic.  Japanese J Ophthalmol.  32:64-9, 1988.
45.Yu Q.  Mao WS.  Xie CF.  Wen XG.  Zeng SB.  HLA antigens and sympathetic ophthalmia. [Chinese]  Yen Ko Hsueh Pao.  4:225-7, 1988 Dec.
46.Wang FW.  Yu ZQ.  Xy JJ.  Wang XL.  Zhang DQ.  Chen JL.  HLA and hypertrophic Hashimoto's thyroiditis in Shanghai Chinese.  Tissue Antigens.  32:235-6, 1988.
47.Lee TD.  Zhao TM.  Mickey R.  Sun YP.  Lee G.  Song CX.  Cheng DZ.  Zhou  S.  Ding SQ.  Cheng DX.  et al.  The polymorphism of HLA antigens in the Chinese.  Tissue Antigens.  32:188-208, 1988.
48.Hawkins BR.  Lam KS.  Ma JT.  Low LC.  Cheung PT.  Serjeantson SW.  Yeung RT.  Strong association of HLA-DR3/DRw9 heterozygosity with early-onset 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in Chinese.  Diabetes.  36:1297-300, 1987.
49.Zhao TM.  Lee TD.  Bu KJ.  Zhang GL.  Zheng SQ.  Gu WJ.  Lee PY. Rubinstein P.  A "new" HLA-C specificity, CSH-2, restricted to Oriental populations.  Tissue Antigens.  29:77-82, 1987.
50.Hawkins BR.  Lam KS.  Ma JT.  Wang C.  Yeung RT.  Strong association between HLA DRw9 and Hashimoto's thyroiditis in southern Chinese.  Acta Endocrinologica.  114:543-6, 1987.
51.Chiu HC.  Hsieh RP.  Hsieh KH.  Hung TP.  Association of HLA-DRw9 with myasthenia gravis in Chinese.  J Immunogenet  14:203-7, 1987.
52.Hawkins BR.  Wong KL.  Wong RW.  Chan KH.  Dunckley H.  Serjeantson SW.  Strong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and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in southern Chinese.  J of Rheumatol.  14:1128-31, 1987.
53.Lee TD.  Zhao TM.  Evidence for CSH1, a variant of Cw3, in an Oriental population.  Tissue Antigens.  29:71-6, 1987 Feb.
54.Breur-Vriesendorp BS.  Neefjes JC.  Huis B.  van Seventer GA.  Ploegh HL.  Ivanyi P.  Identification of new B27 subtypes (B27C and B27D) prevalent in oriental populations.  Human Immunol.  16:163-8, 1986 Jun.
55.Lawson WB.  Racial and ethnic factors in psychiatric research. Hosp Commu Psychiatr 37:50-4, 1986.
56.Zhao TM.  Lee TD.  Evidence for existence of ST-16 specificity in Chinese.  Tissue Antigens.  27:308-10, 1986.
57.Pei J.  Tokunaga K.  Araki C.  Yang CL.  Sun SX.  Mi XY.  Saji H.  Xiao  XF.  Liang WX.  Tokunaga E.  HLA polymorphisms in a Han Chinese population of Sichuan.  Tissue Antigens.  26:323-31, 1985.
58.Chan SH.  Yeo PP.  Lee BW.  Tan SH.  Cheah JS.  Wong HB.  HLA and insulin 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in Singaporean Chinese.  Annals of the Acad of Med, Singapore.  14:215-8, 1985.
59.Sun YP.  Song CX.  The HLA polymorphisms in Beijing Chinese.  Tissue Antigens.  25:115-8, 1985.
60.Hawkins BR.  Evidence for the existence of HLA A11 subgroups in Hong Kong Chinese.  Tissue Antigens.  25:83-6, 1985 Feb.
61.Alonso A.  Doyle P.  Williams E.  Gill D.  Ollier W.  Jaraquemada D.  Awad J.  Festenstein H.  HLA-B15 heterogeneity in different populations.  Tissue Antigens.  25:33-7, 1985.
62.Scobie B.  Woodfield DG.  Fong R.  Familia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hepatitis B antigenemia in a New Zealand Chinese family.  Australian & New Zealand J of Med.  13:236-9, 1983.
63.Lee BW.  Chan SH.  Tan SH.  Wong HB.  Tan CL.  HLA system in Chinese children with 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Australian Paediatric J.  19:34-5, 1983.
64.Lee BW.  Chan SH.  Tan SH.  Wee GB.  Yap HK.  Wong HB.  Tan CL.  Tan KW.  HLA-system in Chinese children with 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a strong association with DR3.  Metabolism: Clin & Experi.  33:1102-5, 1984.
65.Lee TD.  Zhao TM.  Bu KJ.  Lu CZ.  O'Donnell M.  Sandler SG.  Association of HLA-DR4 with myasthenia gravis in the Chinese.  Tissue Antigens.  23:127-9, 1984.
66.Jiang ZF.  An JB.  Sun YP.  Mittal KK.  Lee TD.  Association of HLA-Bw35 with tuberculosis in the Chinese.  Tissue Antigens.  22:86-8, 1983 Jul.
67.Hawkins BR.  Chan-Lui WY.  Choi EK.  Ho AY.  Strong association of HLA BW46 with juvenile onset myasthenia gravis in Hong Kong Chinese.  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  47:555-7, 1984.
68.Lee TD.  Zhao T.  Chi Z.  Wong H.  Shen M.  Rodey G.  HLA-A, B and HLA-DR phenotypes in Mainland Chinese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Tissue Antigens.  22:92-5, 1983.
69.Chan SH.  Wee GB.  Srinivasan N.  HLA-A, B, haplotypes in normal southern Chinese and a lack of associations in renal failure.  Asian Pacific J of Allergy & Immunol.  2:74-6, 1984.
70.Jaraquemada D.  Alonso A.  Awad J.  D'Amaro J.  Ollier W.  Doyle P.  Okoye
71.RC.  Williams E.  Festenstein H.  Lian F.  et al.  HLA polymorphisms in a Shanghai Chinese population.  Tissue Antigens.  23:23-32, 1984.
72.Okai K.  Nanjo K.  Kawa A.  Miyano M.  Nomura Y.  Kimura S.  Miyamura K.  Aiyathurai E.  Wong B.  Panelo A.  et al.  Comparative studies on immun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IDDM among Asian populations.  Tohoku J of Experimental Med.  141 Suppl:289-93, 1983.
73.Chan SH.  Day NE.  Kunaratnam N.  Chia KB.  Simons MJ.  HLA and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in Chinese--a further study.  Intl J Cancer.  32:171-6, 1983.
74.Zhao TM.  Chi ZS.  Wang H.  Shen MF.	Zhou ZJ.  Bu KJ.  Gu WJ.  Liu DZ.
75.Zheng SQ.  HLA and diabetes mellitus in Chinese.  Chinese Med J - Peking.  95:609-12, 1982.
76.Miniter P.  Chan KW.  Pollack MS.  Dupont B.  O'Neill GJ.  HLA-linked genetic markers in Chinese and other Oriental populations.  Tissue Antigens.  18:285-98, 1981.
77.Chan SH.  Feng PH.  Srinivasan N.  Wee GB.  Chan HC.  HLA and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in Chinese.  Human Immunol.  3:345-50, 1981 Dec.
78.Chan SH.  Tan T.  Wee GB.  Kamarudin A.  Rajan VS.  HLA and psoriasis in the Chinese.  Dermatologica.  163:348-52, 1981.
79.Chan SH.  Tan T.  HLA and pemphigus in Chinese [letter].  Dermatologica.  163:205-6, 1981.
80.Yeo PP.  Chan SH.  Aw TC.  Lui KF.  Rauff A.  Mathew T.  Chang CH. Doraisingham S.  Lim P.  Cheah JS.  HLA and Chinese patients with subacute (De Quervain's) thyroiditis.  Tissue Antigens.  17:249-50, 1981 Feb.
81.Chan SH.  Simons MJ.  Oon CJ.  HLA antigen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  J National Cancer Inst.  65:21-3, 1980.
82.Chan SH.  Satkunananthan K.  Wee GB.  Srinivan N.  Chacha P.  HLA--B27 and Chinese ankylosing spondylitis.  Singapore Med J.  21:710-2, 1980 Oct.
83.Chan SH.  Yeo PP.  Cheah JS.  Lim P.  HlA haplotype sharing in affected siblings in multiple case Chinese families with thyrotoxicosis.  Tissue Antigens.  16:258-9, 1980.
84.Chan SH.  Wee GB.  Association of Bw46 and Cw1/Cw3 in Chinese.  Tissue Antigens.  14:179-80, 1979.
85.Chan SH.  Wee GB.  Srinivasan N.  Glen SP.  Cheng P.  Vengadasalam D.  Alano FA.  Simons MJ.  HLA antigens in three common populations in South East Asia--Chinese, Malay and Filipino.  Tissue Antigens.  13:361-8, 1979.
86.Chan SH.  Oon BB.  Kamarudin A.  Wee GB.  HLA and leprosy in Chinese.  Tissue Antigens.  13:73-4, 1979.
87.Chan SH.  Yeo PP.  Lui KF.  Wee GB.  Woo KT.	Lim P.  Cheah JS.  HLA and thyrotoxicosis (Graves' disease) in Chinese.  Tissue Antigens.  12:109-14, 1978 Aug.
88.Armstrong RW.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opportunities for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ve research in Malaysia and Hawaii.  National Cancer Inst Monographs.  47:135-41, 1977 Dec.
89.Hsu HY.  Chang MH.  Ho HN.  Hsieh RP.  Lee SD.  Chen DS.  Lee CY.  Hsieh KH.  Association of HLA-DR14-DR52 with low responsiveness to hepatitis B
90.vaccine in Chinese residents in Taiwan.  Vaccine.  11:1437-40, 1993.
91.Mineshita S.  Tian D.  Wang LM.  Jian XY.  Li SY.  Fang GZ.  Bian TY.  Liao HS.  Tsuchida M.  Tanaka H.  et al.  Histocompatibility antigens associated with Behcet's disease in northern Han Chinese.  Intl Med.  31:1073-5, 1992.
92.Zhao M.  Jiang Y.  Abrahams IW.  Association of HLA antigens with Vogt-Koyanagi-Harada syndrome in a Han Chinese population.  Archives of Ophthalmol.  109:368-70, 1991.
93.Lu SJ.  Day NE.  Degos L.  Lepage V.	Wang PC.  Chan SH.  Simons M.  McKnight B.  Easton D.  Zeng Y.  et al.  Linkage of a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susceptibility locus to the HLA region.  Nature.  346:470-1, 19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