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新任教育部長的幾項建議

莊萬壽(台灣教授協會會長)

吳樹民(台灣北社社長)

此次內閣改組過程中,欣聞新任行政院游院長以「人文團隊」自期,並且宣示未來將更重視國中小及高中階段的教育,因而由曾經推動教改甚力的黃榮村先生接掌教育部。吾人基於長久以來對教育的關心,趁新閣上路之際特提出幾項呼籲,供新任教育部長參考。

首先,由於國民教育攸關人民學習的權利、國民性格的養成以及社會流動的機會,是攸關整個國家發展的重要事務,但是近年來官方所推動的教育改革未必合乎這些重點,而有「停、聽、看、再出發」的必要。例如,九年一貫的教育改革,本來是希望能夠減輕已經過重的學習壓力,但是整體的課程規劃,卻顯示其內容遠超過原有課程的負擔,勢必增加學生上課的時數,才能維持起碼的教育品質,豈不自相矛盾;過去教育部以所謂權力下放至各個學校自行決定為由,放棄做為國家最高教育行政機關所應有之職責,實有重新作全盤考量的必要。至於所謂七大領域的統整和合科教學,必須配合師資條件的培養,才有可能發揮其應有之效果。如今九年一貫課程正式上路前後,針對教師本身條件的整備,卻始終未能列入教育部推動工作的重點。而各種新設課程,無論是英語或是鄉土語言課程,在師資培訓及甄選方面,教育部也未善盡政策規劃及把關之責。過去的英語師資雖然招募不少儲備人才,由於未能妥切處理原有各國民學校教師轉任英語教師的門檻問題,不僅使教育部推動的英語師資培訓計畫大打折扣,甚至導致培訓之人無法找到教職,找到教職者又須兼任許多與英語無關的課程,這些問題對於教學品質之影響可見一斑。

在教育本土化方面,原是數十年來的陳痾,如今在九年一貫課程改革的名義下,不僅「認識臺灣」即將成為過去,更嚴重的是在整個國中階段,歷史地理課程中的臺灣,如同過去一樣又回到大中國歷史之下的配屬地位,如此當然不利於國民在最關鍵的人生學習階段,養成對於斯土斯民的認同與瞭解,從而對教育本旨的扭曲、甚至對國家安全有極為不利的影響自不待言。

其次,在大學教育部份,教育部每每以「追求卓越」作為施政方針,然而不僅對於國立大學與私立大學的角色與份際,未能做出妥善的安排,如參照美國、日本或歐洲各國之成例,來處理所謂資源分配之問題,導致國立大學原有的學校環境迅速惡化,不僅常常出現學校之預算不足以支應學校人事之經常經費,更以所謂總額本制為名,使國立大學的師生比從原有的一班四員一工,朝向251的方向惡化,如此連既有之水準保持都成問題,更遑論整體水準之提高。

        最後,教育同時也是提供社會流動的重要管道。就人權系譜而言,教育在此階段所扮演的是社會權的角色,然而過去由於對國立學校與私立學校定位不清,國立大學學費節節調漲,與私立學校日漸拉近,如此高學費政策顯然對於中下階層的進修造成不必要的經濟障礙,自不利於教育所能達成的社會流動,相關的問題是,過去的教改往往忽略弱勢家庭及其子女在教育中所應得到之照顧,例如教育部過去往往動輒說可以上網查詢,殊不知這可能是弱勢家庭的悲哀,因為他們正是社會中最難上網取得相關資訊的群體,而要求家長在學生教育過程中扮演更積極的角色,對於在生存邊緣掙扎的家庭而言,更是緣木求魚。為今之計,對於所謂末段班或是學習障礙學童之照顧,國家應趕緊投入更多資源,使這些學生得到更為充分之照顧才是。

                當然,教改列車既已開動,縱使內容有所缺失,也難以緊急煞車,但是新任的教育部長可以體認亡羊補牢時猶未晚之理,期待黃部長在就任以後,全盤省思目前我國教育發展的諸般問題,在上述的相關政策上儘速進行修補,並訂立計畫,以求在可預見的未來,使臺灣的教育走上常軌,如此則國家幸甚,人民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