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與政治

 

張國財新竹師院副教授

 

20003月的總統選舉關鍵時刻,頂著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光環的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在面臨「向上提升」或「向下沈淪」的考量下,毅然決然挺身而出,向國人鄭重推薦總統候選人陳水扁。

由於時間上敏感、身分上敏感,頗引起正反兩極的聲浪。然而,無可諱言的,把陳水扁驚險護送進入總統府,李遠哲院長扮演了臨門一腳的角色。

正因為有了這一段因緣與傷痛,李遠哲院長是否應繼續涉足政治事務的論爭,一直延燒在讚李與批李陣營中;在兩岸跨黨派小組及中研院院士會議中,贊成與反對李遠哲院長插手政治的均大有人在。

學界政界有共同的理想

學術界的生態與倫理,容或有別於政治界的生態與倫理。然而,再有多麼不同,再有多大歧異,兩者至少都應有共同的理想與堅持,那就是一股帶領人民向上提升、而非向下沈淪的力量。

所以,問題不在於李遠哲院長應不應走出中研院的圍牆,而在於他要(能)展現鼓舞的,是向上提升、還是向下沈淪的力量?

所以,這麼一思考,李遠哲院長今後何去何從的問題,也就豁然開朗、迎刃而解了!

為何反對學而優則仕?

所謂學術歸學術、政治歸政治,絕非要兩者老死不相往來,而是制約學術的良心不要被政治的黑暗所泯滅、甚至淪為政客的打手;也嚴防政治的權柄腐蝕學術的純真、甚至將學者視為操控、御用的戲偶。誠然,有什麼理由反對學而優則仕?有什麼理由反對仕而優則學?

人文思想的大師也好、實驗室的傑出科學家也好,如果自閉於象牙塔內、如果與社會人群完全脫節,那不是有政治潔癖,而是不食人間煙火。不食人間煙火的思想大師、沒有人間關懷的科學家,帶給社會人群的,會是福祉還是災難?

仕而優則學 誰曰不宜?

季辛吉卸下美國國務卿重擔後,仍然活躍於大學校園內。只要真有兩把刷子,誰曰不宜?

吾人要反對的是:學而不優則仕、仕而不優則學。

在國民黨當家做主的年代,學界與政界交流密切,卻又章法全無。

最常見的模式是:某人在官場不吃香、不得意了,就外放到「神聖」的校園重執教鞭;某人在業務上捅了樓子、出了紕漏了,就往黌宮裡送;某人在棄車保帥的考量下,就對不起了,先到大學修養生息一陣子吧。學界變成仕而不優者的退路,學術殿堂變成政壇破銅爛鐵的收容所。這種慘不忍睹的仕而不優則學,對學術實在是一種無情的摧殘,對學術中人實在是一種刻意的侮辱!

學界敗類當官 拍馬逢迎

另一方面,那政治慾望強烈的,雖然是手執教鞭,可是,心思既不擺在教學上,也不擺在學子身上,卻一心一意盼望能博得當政者關愛的眼神,好收拾書本,到官場威風去也。

把學界當踏入政界的踏腳石,在學子面前是滿口仁義道德、禮義廉恥,背地裡卻汲汲營營,想撈個一官半職來玩玩,這種學而不優的學界敗類,在官場上能不拍馬逢迎者,戛戛乎難矣哉!

假清流謀權位才是問題

綜上所論,可見學者插手政治不是問題,假學者清流之名在政治上圖謀權位才是問題;政治人物想在學術重鎮上佔一席之地不是問題,把教授、學者頭銜當政治酬庸才是問題。

李遠哲院長與台灣政壇應保持何種互動關係,正可作如是觀。

(原載於2000721日民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