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行政院新能源政策記者會」
台灣教授協會 2000年10月29日
行政院院長張俊雄先生終於在星期五(10月27日)的中午,以「打造非核家園」為題召開了記者會,宣佈了行政院對核四議題的最後決定-停建核四。在記者會召開後沒多久,國內的三個在野黨即先後分別前往監察院,要求監委進行調查,並強烈地要求監察院對於行政院的決策過程是否符合程序正義,是否違憲,是否有不依法行政、失職等情形。在這一波在野黨非理性的反彈及施壓過程中,我們強烈地感受到新政府的難為,同時也對阿扁政府的勇氣與正義致以最高的敬佩。
國民黨五十年長期執政的歷程,對於台灣的能源政策始終提不出前瞻性的規劃。當全球先進國家紛紛計畫在公元2020年將再生能源的比例提高至30%的同時,我們卻看到台灣僅能做到3%的再生能源比例(2020年)。而對於台灣的電力供應情形及核能發電的多項資料,包括未來的電力穩定供應,核四的成本計算、安全性考量、緊急應變計畫等,舊政府所公佈的數據卻又是錯誤百出,極易誤導民眾。這些資料及爭議,在核四計畫再評估委員會中,已經在媒體的公開轉播的過程中獲致澄清。因此,在國際間核能發電逐漸萎縮,核能工業面臨不斷縮減的當頭,國民黨蠻橫且執意興建核四廠的作法,不禁讓人懷疑其背後隱藏的政治動機。
因此,我們在此要誠摯且坦然地對於新政府廢核四的決定表示肯定與支持,我們的理由如下:
(1) 非核是國際間的主流價值
自1993年以來,全世界的核能工業就逐漸衰退,1996、1997、1998年,許多核能電廠均提早關閉,計畫中的核能電廠被擱置或取消。除了核能安全性受到質疑外,核廢料的處理無法獲得妥善解決,核能發電的不經濟,及核能的能源使用效率低落無法與其他化石燃料電廠以複循環及利用汽電共生等相比較,凡此諸多因素均改變了核能發電的競爭優勢。美國、英國、法國等核能先進國家都已經不再發展核電工業,甚至美國以核能發電的公司之股票均乏人問津。台灣自然應當以這些國家的例子為借鏡,逐漸淘汰不適合潮流趨勢的核能發電,建立台灣成為非核的家園。
(2) 再生能源是能源的明日之星
太陽能、風能、海洋能、地熱能、生質能等具有許多的優點,在能源效益方面,其可促進能源多元化,增強能源的安全保障;同時,再生能源可以提高利用本土的自產資源,提供長期具成本有效性且符合環保的需求。再生能源之技術發展已經相當的成熟,其商業運轉的可行性已經受到國際間的肯定。因此,是台灣應當積極開拓的重點。
(3) 核能是可被替代的,但是台灣這塊土地與台灣人民卻是無法取代的
以台灣地狹人稠的先天條件來看,核能對於社會的危害性指標遠遠超過世界其他國家許多。核能對環境生態的破壞及對人民生命財產的威脅是揮之不去的夢靨,在我們只有一個台灣的前提下,我們應該以環境、生態的維護以及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的保障為優先考量。
(4) 小型分散式的發電系統是減少不必要浪費的不二法門
從電力供應的穩定性來看,大型化、集中式的電力供應系統是極為脆弱的模式,只要大型核電機組跳機,就可能造成大區域性的停電。因此,近年來先進國家均趨於發展小型且分散式的電力系統,以達成建廠速度快、系統穩定性高、資金取得容易、輸送線路損失小、國防安全性高、分散風險性佳、備載容量低、再生能源使用性高、自產能源比率高、環境衝擊小等多項優點。
(5) 加速電力自由化以建立自由的電力市場
電力自由化,讓民間依循著市場經濟原則,在電力系統中,發電、輸電、配電、售電等均以公開競爭的模式進行。如此,才能阻止電力壟斷、經營無效率及財務等弊端的發生,同時可以提高電力供應的服務品質,降低電價、避免缺電停電的發生。
因此,我們願意以無私的心來支持新政府的能源政策。張院長曾引述愛因斯坦的一句話:「我一生犯了一個最大的錯誤,就是簽署那一封支持特製原子彈的信給羅斯福總統……」,我們也希望在台灣這個重要的關鍵時刻,不要如同愛因斯坦做出錯誤的抉擇。我們深信,廢核四是台灣唯一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