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論」的歷史傷痕
林碧堯/東海大學教授
日本作家小林善紀的漫畫作品「台灣論」漢譯本於本年二月在台灣發行,立即引起台灣中國人的「抗日」風潮。一些國會立委捉住「慰安婦」當作主題,透過對許文龍和蔡焜燦兩位「相關言論」的圍剿,發洩「抗日」的歷史民族情緒!很遺憾地,再度撕揭了台灣社會的歷史傷痕。
過去,日本殖民統治台灣五十年的這段歷史,對日本而言,那是他們的「戰利品」,也是他們打敗中國光榮歷史的一部分,日本人要如何「面對」這段歷史,那是日本的「內政」問題。但是這段歷史,對台灣而言,那是被「遺棄」、被不同民族殖民統治的歷史紀錄,台灣人民的這段感受一直被後來的統治者導入「抗日」的民族情感,方得以發洩,否則就會有「漢奸」罩頂的厄運!台灣人民真正的感受,在「中華民族大義」之下,一直被壓抑、扭曲著。直到李登輝總統掌握實權之後,才有機會宣洩一點長期鬱積的苦悶,浩嘆「台灣人的悲哀」;不過,卻也隨即引起台灣中國人的反彈與攻擊,這也成為國民黨「反李情結」的內質因素,甚至政局的動盪!易言之,在國民黨文化下的台灣,「抗日情結」已然成為「民族大義」的「尚方寶劍」,至今揮舞著這把「尚方寶劍」的族群,卻是當年「割讓台灣」的中國人後代子孫!如果真正深明「民族大義」的中國人,他們應當為台灣這段被殖民的歷史,感到羞恥;當他們有機會再度掌權統治台灣時,理該做出「民族感情」應有的救贖與補償:事實又不然,即使治權再度淪落,卻依然以「統治者」心態,面對台灣這一段「被遺棄」的歷史張牙舞爪,對台灣人民部分卑微的感受大肆放大、咆哮!
不錯,慰安婦的確是人類歷史的恥辱!任何對人類的「奴役」行為都應當受到譴責,這也是發皇人權,社會文明進步的指標。慰安婦這個議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浮現,那是人權正義的追尋,因為她們是在軍國主義「大義」下,被奴役服侍「皇軍」的「異族女性」。日本揮軍從東北亞到南洋時,將佔領區的「異族女性」當成「戰利品」,為日本皇軍「服務」,那幾乎是古代「奴隸制度」的翻版。一旦戰敗投降,在罪與罰的審判下,慰安婦的求償也成為理所當然!因此,以「異族女性」被奴役的慰安婦,根本談不上「自願」與否這類隱私的問題,韓國慰安婦就可以「義正詞嚴」向日本求償。
至於在「台灣論」中,談台灣慰安婦的角度,仍可以看出日本「統治者」的心態;其實這和國民黨統治台灣,高舉「反共復國」時期普設國營「軍中樂園」的「國防措施」,並無太大的差別:奴役弱女子,為維護政權的軍人服務!要責問當事人是否出於「自願」實在殘忍而不人道!如今政客卻把它當作「政爭」的工具,更是下流而無恥!台灣的慰安婦是否出於「自願」,當然要尊重當事人的表白;「那個」時代的非當事人如何認知,那是另外的議題,在「這個」時代要表達個人意見,言責當然自負。如果因「時差」而造成「言禍」,受害者自可依法律途徑尋回公道!民意代表若要「見義勇為」地為民喉舌,最沒資格的就是那些藉此搞批鬥、弄政爭的中國政客,他們都是忍心「割讓台灣」的中國人的後裔,更是搞「八三一」當權派的子弟子女!台灣慰安婦的命運,比韓國慰安婦更悲慘,主要是因為台灣被中國出賣在先,被外來政權統治者蹂躪在後的緣故。這樣的命運是誰造成的?如今竟然厚顏以「割讓台灣」,沾染「血腥」的手,再撐「民族大義」的大旗,試圖掩飾自己的罪行,進而保障自己的「族群利益」,忍心再度傷害可憐的台灣慰安婦!
慰安婦所呈現的史實,不只是闡述被奴役女性的痛苦,更是揭發「統治者」醜陋的嘴臉。為慰安婦爭取求償,不只是受害者的補償,更是人權公道的彰顯!慰安婦議題的焦點在於塑造慰安婦的禍首的罪孽,不存於「質問」受害者「自願」與否的「假慈悲」的問題。對人類醜陋歷史的反省,其目的存於避免歷史傷痛的再度受創復發!遺憾的是,這次島內對慰安婦議題的失焦,本末倒置,甚至借題發揮,再度反映出外來「統治者」心態的作祟,實屬民主台灣社會的不幸!
原載於2001年2月26日自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