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失業問題與對策

 

張清溪/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

 


台灣的失業率最近攀上高峰,接近4%,回復到1960年代早期的水準。由於這次高失業率自1995年(年平均)l.8%陡升至19962.6%之後,一直持續居高不下,且有愈演愈烈之勢,自不免引起各界擔心。嚴峻的情勢加上媒體不斷的質疑,新政府會不會病急亂投醫,使短期不景氣與產業結構調整問題,演變為長期制度性問題?因乃不揣簡陋,提出個人對台灣失業問題與對策的看法。

失業率上升由來已久

其實台灣這波失業風潮,並非新政府時代的產物。從月資料看,是從1995年下半年起,失業率突然間揚起。該年七月失業率由177%升為1.95%,八月再升為209%,以後就很少再低於2%了。雪上加霜的是新政府上台兩個月後(也就是學校畢業期),失業率進一步抬升,而且在應該回降的九月以後,它頑固地抗拒,且變本加厲地持續上揚。

考其成因,新政府上台後的高失業率反而容易解釋。這時國際上充斥者高科技裁員減薪的消息,高度國際化的台灣,景氣不佳自屬意料中事。那麼,1995年下半年開始的失業現象又是什麼原因呢?有一個說法是因為房地產不景氣。還有人擔心,台灣另有大陸吸金、彼長我消的因素。從表面數字上看,台灣失業率升起與台商產業外移似乎沒有直接關係,但這可能有長期累積以致難以挽回的深遠影響。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這波國際經濟低迷?又有什麼維持經濟景氣與勞動市場繁榮的長久之計呢?

結構性失業降低不易

要探究解決之道,就要了解成因,才好對症下藥。最近國際經濟不景氣,有一個理由是產業結構調整引起。而造成這次大規模產業結構調整的原因有二:一是世界共產國家相繼崩潰(從經濟制度言,包括中國大陸),使原來閉鎖在共產集體計畫經濟下的生產力,一下子被釋放出來。於是,低技術特別是勞力密集的產品,自然移轉到這些國家生產,原生產國勢必要調整產業,這同時也造成短期的生產過剩。

另一個因素是技術進步快速,特別是各種e-產品,而由此所造成的產業結構調整,是持續而快速的。這兩個因素所造成的失業,主要是結構性失業,小部分是景氣不佳的循環性失業。降低結構性失業,最好是調整產業結構。而產業結構的調整需要一點時間,因此若政府以什麼手段想在短期內消除失業,恐怕會有短多長空的後遺症。

失業救濟勿創造失業

失業救濟的對象,不論經濟多麼不濟,都要以積極尋職為要件。如果主管機關在窮於應付媒體之下,被迫要有立竿見影的政績,很可能「創造」失業者。例如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工作,可能引來非積極求職者填補這些空缺(這就是所謂的政績),且可能成為未來的失業者。這樣的救濟對失業率降低有限,但創造出的失業者又會依賴政府未來的供養。

當然,最好的失業救濟應是職業訓練。與其創造出可能是短多長空的公共服務,不如大量提供各種職業訓練補助,從使可能有虛假不實的成分,也應可以忍受。

媒體勿任意打擊信心

那麼,有沒有「長多」甚至一勞永逸的失業對策呢?如果真如上面分析的,當前失業主要是產業結構調整過程的產物,則只要產業結構調整完成,失業自然減少。那又要如何趕快調整好產業結構呢?答案是「依賴市場機能」,而且快不得,也不要去想政府如何介入。因為,以台灣為例,有些傳統產業甚至高科技的部分流程外移中國大陸,台灣有那些產業或那些生產流程適合,沒有一定公式,或說,沒有人知道,且與生產沒有直接關係的通常更不知道,其中就包括政府。那怎麼辦呢?只能透過市場的擇優汰劣機能!政府能做的,就是改善行政效率,提供更好的社會基礎建設,包括法制、治安、交通、通訊、資訊、教育與職業訓練等。在過去公共工程不足的背景下,加強成本效益評估通過的公共工程,則是短期有效的政策。

最後,媒體常批評新政府讓人信心不足,阻礙投資。信心確實對投資是有影響的,但媒體實在不應該一再地報憂不報喜,甚至把好事也要說成是壞事,專以打擊國人信心為己任。這對大家都沒什麼好處的。

原載於2001517日自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