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待推行「尊重生命」之教育

 

 

吳金水國立台南師範學院教授

 

 

 


台灣百年來最大的「集集大地震」,整個南投地區短短十幾秒內淪為廢墟,哀鴻遍野,死傷慘重,引發舉國上下強烈的震驚與哀悼,不過,也刺激我們禍福與共,休戚與同的同胞之愛,而紛紛投入救難與賑災的行列,加上國際間也不分種族、國家,從日、韓、泰、新加坡、土耳其到歐美七國(英、美、德、奧、瑞士、俄國)均派遣專業級人員來台,他們深入災區冒著生命危險為我們不幸的同胞參與救難工作,這種深厚的人道關懷精神值得我們由衷的尊敬與效法,因此希望國內的媒體與教育界,能好好把握這難得的機會向全國人民、學童做好隨機教育,多介紹與傳播各種人性溫馨動人之事蹟,以凝聚愛心、培養生命共同體的觀念,而化悲情為力量,來為重建家園共同努力。

近十年來天災人禍頻傳

台灣社會近十年來可謂天災人禍頻傳,幾至怵目驚心,人人自危的地步,每天只要打開報紙、電視,映入眼簾的盡是殺人、搶劫、縱火、強暴、販毒、凌虐,乃至自殺等新聞,大街小巷機車、轎車橫衝直撞,肆無忌憚,尤其大貨車、砂石車肇禍連連之餘,反復倒車直至將罹難者碾斃而後休,這些令人髮指的事件,更是屢見不鮮。加上連知識份子之代表的研究生、大學教授也私造毒品,在網路上行銷,像這些傷人害己的行為一再出現不禁令人疑感,究竟我們的社會哪邊出了問題?有人感嘆社會道德普遍敗壞之際,竟然指責都是民主闖的禍,自由造的孽,而懷念戒嚴法橫行的威權時代,殊不知我們的民主空有其殼而無其本質,我們的自由只強調個人的縱情恣慾,卻忽略對社會、法制的道德責任,以致衝突頻繁,爭執不斷,而悲劇乃循環不已,這是社會之不幸,也是大眾之不幸。

真正的問題在,我們整個社會、家庭、教育界均漠視形成人類社會之和諧最核心本質的「尊重生命」之教育,以至只追求個人慾求之滿足,而不管別人之死活,難怪日本在台學者曾提到「台灣人是否有精神文化?」這一疑問,而十多年前,美國時代雜誌更撰文描述台灣已成為「貪婪之島」,上下交征利,幾至無可救藥之地步,最後竟賴天帝放一把天火,將其燒毀之後,始恢復其平靜。

珍惜自己,關愛別人

受此譏諷與羞辱,台灣人應記取教訓,而急謀補救之道,否則確實不待彼岸飛彈之攻擊,台灣必將自趨墮落、毀滅。

人類初生下來,既不像天使一般完美,也不像魔鬼那樣極惡,否則教育要不是不必要,就是不可能;從人性學家之研究得知,人類生下來即具有善的可能性,也潛藏著惡的可能性;教育其實正是人為的「長善抑惡」之過程,也即,經過循循善透而將善的「可能性」(種子、善根)化為「必然性」(開花結果);反之,把惡的可性逐漸沖淡、減輕,或昇華、統整為善的動力(如化私仇為公憤),而這種讓善的種子開花、結果,使惡的可能性沖淡、昇華的「關鍵期」(可塑性時期),主要均在生命早期,這個階段如漠視其重要性而未能及時加以陶冶,則年齡愈大,將愈不易開發,如一直漠視,等到人格定型的青少年時期才注意到,則其培養將會難乎其難。

尊重生命的教育所強調者為「珍惜自己,關愛別人」,也即從小培養每個人視生命為至高無上之恩寵,是芸芸眾生,別無分號,絕難取代,無法替換的寶物,對自己這至高無上之生命,既需極端珍愛而善加培養、滋長,使其開花、結果,不可妄自菲薄而輕生,至於對他人之生命,則更需加以體恤、關愛,不可隨便予以毀傷、摧殘。為此,從小,家庭、學校、社會均需以良好的「身教」與「境教」,來陶冶每一個孩子,使其具有「一顆體恤、善良、容易感動的心」,如此,在與人相處或互動關係中,會視別人之悲苦為一己之悲苦,他人之不幸為個人不幸(人飢己飢,人溺己溺),自不會引發傷人害己的行為來,而媒體長期的正面傳播,在這方面則具有甚大功能。

(原載於1999年925日民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