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國兩制、和平共存」--

六、兩岸經濟交流所引發的危機

  中國對台政策白皮書指出:「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上,大陸的社會 主義制度和台灣的資本主義制度,實行長期共存、共同發展,誰也不 吃掉誰。……統一後,台灣將成為特別行政區。……享有高度的自治 權。……有自己的軍隊。」這段話已明白指出,中國只是將台灣視為 中國的一部份;既要將台灣併吞成一個特別行政區,怎能說「誰也不 吃掉誰」呢﹖更何況在一國之內,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實際上也不可 能「長期共存」。     

  中國雖然一方面保證台灣可以保有獨立的黨政軍和財經權力,但 另一方面,卻高聲反對各國對台軍售。這與中國一向強調台灣可保有 自己的軍隊的主張豈不矛盾﹖沒有武器的台灣軍隊如何確保台灣的政 經制度和高度自治﹖中國對台政策白皮書對於所謂和平統一所牽涉的 重大財經事宜,例如兩岸間財稅收支的權力劃分、貨幣的發行與管理 權、匯率市場和外匯存底的管理權、以及兩岸之間資本與人口移動, 皆略而不提。這些經濟事務的複雜性也不是一句『和平統一』可以順 利解決,東西德統一所帶來的經濟代價,不正是反映「和平統一」不 只是政治問題,而且是艱困的經濟問題嗎!這如果不是中國故意隱瞞 關鍵問題,就是反映了中國政權對於現代市場經濟事務缺乏管理能力 與經驗。一個沒有管理現代市場經濟之能力的政府,如何有能力以中 央政府的姿態來管理台灣﹖

  二次大戰後到1949年之間,中國大陸與台灣之間就是實施「一國 兩制」的經濟體制。台灣當時有自己的行政、貨幣和財稅制度,也有 海洋的阻隔,但是仍然無法維持經濟的自主性。中國大陸經濟不但對 台灣產生重大的經濟摧殘,同時,也引發了血淋淋的「二二八」事件 。這就是台灣在「一國兩制」下的一個悲劇。

  況且,目前台灣平均每人國民所得已逾一萬美元,而中國則僅四 百美元左右,相差數十倍。為了追求更高的生活水準,中國人民在目 前冒險偷渡來台者,已如過江之鯽,一旦「統一」,則中國人民便可 合法地湧入台灣。屆時台灣恐難承受得起猶如難民潮般的中國勞工之 衝擊,台灣勞工也必然首當其衝,短期內降低數十倍的生活水準而引 發社會問題。「統一」後,中國廉價的農工產品大量湧入台灣,台灣 農村以及許多中小型企業亦將立即面臨破產的危機。這些,當然都不 是台灣人民所樂見的後果。

  該白皮書又指出:「中國政府主張在實現統一之前,雙方按照相 互尊重、互補互利的原則,積極推動兩岸經貿合作和各項交往,進行 直接通郵、通商、通航和雙向交流,為國家和平統一創造條件。」這 很顯然是重彈三通四流的老調,其「以商圍政、以通促統」的笑臉策 略依然不變。不過,在同一白皮書裡中國又否定了台灣參加國際組織 的自主權,認為台灣只能以「中國的一個地區」參加國際政治及工商 組織。同時,中國也主張各國無權與台灣通航。中國這些扼殺台灣人 民的國際空間的舉動,一點也不符合他們自己所說的:「相互尊重、 互補互利」的兩岸交往原則。說什麼要尊重台灣人民「當家作主」的 立場,都是自相矛盾的。說穿了,中國的笑臉只是為了要台商投資。 中國經濟落後,亟待發展,故實施開放門戶,歡迎台商前往投資和從 事貿易活動,是對其本身極為有利的措施。它不僅利用台商來提昇中 國的經濟水準,而且更以台商投資大陸之名,來吸引更多的先進國家 之外資與技術。可見,這些都是中國本位自利的做法。

  但對台灣而言,這種經濟互動是弊多於利。蓋台商赴中國投資, 雖可取得低廉的原料與勞力,以及佔有部分中國市場等短期利益,但 是長期而言,卻可能產生下列諸多弊害:
   (1)它將使台灣的出口產品受到中國產品的嚴重競爭威脅,
   (2)它將延緩台灣的產業升級,
   (3)它將造成台灣產業空洞化,
   (4)它將使台灣喪失在經濟方面領先中國的優勢,
   (5)它將促使台灣落入中國「以商圍政、以通促統」策略的陷阱。

  中國既不放棄以武力解決所謂的「統一」問題,其政府又對台灣 採取笑臉和平攻勢,利用台灣內部統獨意識分歧,分化離間台灣內部 的凝聚力量。這種兩面手法,也可以誘引更多的台商前往中國投資經 商,侵蝕台灣人民認同本土的國家意識。台灣對中國,目前唯獨在經 貿方面尚具有相對優勢,但隨著台商將大量資金與技術投資於中國以 後,在經濟方面此消彼長的結果,此項最後的優勢恐將逐漸淪喪;即 使此項優勢尚未完全喪失,但台灣對中國依賴程度如果日益提高,台 灣的經濟命脈亦恐將漸次為中國所左右。

面對這種險惡的統戰攻勢,台灣人民當然要提高警覺!

本文章節

  • 前 言
  • 歷史上的台、中關係
  • 國民黨難脫殖民政權本質
  • 國民黨應為外交挫敗負最大責任
  • 我們堅決反對中國所提對台「基本方針」
  • 台灣在國際法上應有的地位
  • 兩岸經濟交流所引發的危機
  • 獨立民主是台灣唯一的出路
  • 台灣有充分的資格加入各種國際組織
  • 結 語

  • 回上一頁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