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振華(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長期的歷史教育用割裂的方式,強化台灣與中國的緊密關
係,形成自古以來,台灣就是中國一部份的印象。
一六八三年清派施琅攻下台灣,鄭氏王朝結束在台的統治
。對於台灣康熙皇帝以「彈丸之地,得以無所知,不得無所損
」,要不要把台灣納入中國版圖設官管理?形成棄留兩派爭議
。主留派施琅從國防的角度,指出「台灣雖一島,實腹地數省
之屏障」,且「無台灣,則澎湖亦不能守」。一六八四年康熙
皇帝才決定把台灣收為清國版圖,這是台灣第一次被編入中國
版圖之內。
台灣在爭議中被納入中國版圖,防範台灣成為叛民的據地
,因此一連串的措施,如限制人民來台,禁止興築堅固的城垣
,官吏禁止攜帶家眷,不在本地募兵而實行班兵制(由沿海軍
營抽調兵士,三年一換)。為防移民與原住民衝突,早期限制
移民入墾其土地。台灣雖在一六八四年納入中國版圖,但並未
實際設官統治全台。廣大的土地,散居者大大小小的原住民部
落。清將其劃為熟番與生番。熟番就是向清繳納餉稅(即人頭
稅)的原住民,與清關係較密切,是大清的人民,未納餉稅的
是生番。因此,生番與熟番的分畫,實際是具有法律意義的,
或立碑,或鑿溝築土牛堆為界,進入界外「生番地」,將以偷
渡關口定罪。因此,清國的實際管轄地,是隨著納餉熟番的的
增加而擴大。也就是,清在台的版圖,是常有變動的。在生番
與熟番之間有歸化番,雖曾向清繳納餉稅,但時有中斷,或有
代繳的情形,與清關係較疏;因此常被劃於界外。
至十九世紀中葉,台灣廣大的山地以及東部地區,仍是「
生番地」。其時對台灣有野心的國家愈來愈多。一八七一∼一
八七四年的牡丹社事件,日本藉口牡丹社「生番」殺害琉球漂
民,以保護國民為由,一八七四年五月日軍在恆春半島登陸,
牡丹社人勇敢的在四重溪扼守石門險要,雙方各有傷亡。六月
日軍攻入牡丹社,大肆燒掠,牡丹社及附近的排灣族部落被迫
投降。
對於日入侵台,清的反應是「生番」雖是化外之民,但其
土地仍為大清所有,因此日本出兵「番地」是侵犯中國領土。
日本所持的是「番地非中國所屬」,視「番地」為無主地,而
以討番為名,入侵台灣。顯然「生番地」的「歸屬」成為雙方
攻防的中心點。在日人強硬的外交手段下,清最後接受日軍「
征台伐番」的正當性,要求其儘速撤兵。這次事件,捍衛家園
,抵抗日軍入侵的是排灣族牡丹社,而非「視番地為其所有」
的大清軍隊。牡丹社事件,展現了日本對台灣的野心,也促成
清治台政策的改變,由防內亂轉而防外患。沈葆楨、丁日昌等
來台籌防應變,體認台灣在中國海防的重要性,主張「開山撫
番」,實際就是要用武力控制「生番地」。中法戰後,台灣建
省,劉銘傳更積極推展。在「開山撫番」政策下,西部橫越中
央山脈往東的道路開通了,東部南北的連結道路也興築了。生
番地漸漸在清國控制下。不過,就當時交通條件以及軍隊佈置
,廣大的山地,仍只是點或線的控制,還不及於全面。如以一
八七四年牡丹事件,清即全面統治「生番地」,其時間最多僅
二 年。
台灣要成為一個新社會,首要之務在切斷中國之束縛。「
台灣自古就是中國領土的一部份」,檢視歷史事實,其實不然
。
(原載1995年4月17日台灣時報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