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分依賴外援的台灣民主國
▉許世楷(台灣文化學院院長)
一八九五年,清國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
台灣被視為「鳥不語,花不香」的孤島而永久割讓。
一世紀來,歷經日本及國民黨統治,
台灣仍未能在國際社會上大聲說出自己的名字。
值此馬關條約百年之際,回顧台灣百年來的命運,
應能更清楚掌握自己的方向。
我們說「一百年來的台灣」,其起點都放在馬關條約的台
灣割讓。一八九四年七月中日戰爭爆發,日本連戰連勝,海軍
強烈主張割取台灣,十二月首相伊藤博文出席大本營會議,主
張為了將來割取台灣應該先佔領台灣,翌年三月日軍果然佔領
澎湖島。在清國高官之間,自九四年十一月就有日本以割取台
灣做為講和條件之一的消息流傳。得此傳言,兩江總督兼南洋
大臣張之洞即向直隸總督兼北洋大巨李鴻章表明反對割讓台灣
,並建議給與英、俄台灣通商上的權利以牽制日本的要求。
經由美國斡旋,九五年一月清國講和使節張蔭桓及邵友濂
到廣島,但日本全權大臣伊藤博文和陸奧宗光卻以張、邵的全
權委任狀不齊備為理由拒絕交涉。伊藤並明示清國最好派遣恭
親王或李鴻章為全權大臣。清國遂任命李鴻章為對日講和全權
大臣。後來日本更通過美國傳達,清國使節必須具有包括割讓
領土的全權。認為講和割地的時期迫近的張之洞上奏反對割地
,並建議將台灣做為擔保從英國借款以利用英國阻止割讓。
李鴻章被賦與割地的權限馬關,日方要求遼東、台灣的割
讓。李表示遼東為滿州腹地絕不能讓,可知此時李已經有放棄
台灣的意向,不過四月十七日所簽署的講和條約包括有台灣、
遼東兩地的割讓。翌十八日丘逢甲等台灣人士紳請託巡撫唐景
崧代奏,反對割讓台灣,要據地徹底抗戰。二十三日三國干涉
開始,台灣方面也期待其能阻止割讓,但是知道干涉不包括台
灣以後的二十九日,唐致電張之洞謂若是台民自主,可自請列
強保護或成為租界,或抵抗防衛幾個月必有外國出面解決。
脆弱的台灣民主國
五月八日講和條約批准交換,十五日「全台紳民」以電文
向清國各官衙表示獨立以抵抗日本的割取。二十三日一艘法國
軍艦抵台,唐與其軍官會面,該軍官稱為中國爭回土地困難,
若是台灣獨立為台灣保護人民容易。因而台灣官紳趨於樂觀,
二十五日成立台灣民主國,唐景崧就任總統。同日以唐名義發
布給總理衙門及各省高官的兩電文、及以「全台紳民」名義向
國內外布告,稱台灣人自立建設台灣民主國,推舉唐景崧總統
、要與各國交涉援助等。但是文中亦稱清朝奉正朔遙為藩屏,
以後,當再請朝命以決定台灣的去向等,由此可見其趨向真正
獨立機微弱。另外一點必須留意的是民意的微弱性,當時被派
遣台灣的前鋒報特派員大衛遜謂,那絕不是人民的運動,民主
國的創設從頭是官吏的工作,所謂人民的意思、人民的選舉等
都是官吏的虛報。「全台紳民」只不過是以丘逢甲等為首的士
紳,不包含一般人民。
得知台灣的情形不穩的日本當局,在五月十日任命海軍大
將樺山資為台灣總督,並使其兼任軍務司令官隨帶近衛師團及
常備征艦隊準備征台灣。二十九日日軍從三貂海登陸,六月二
日佔領瑞芳,同日在海上中日兩國代表簽署台灣授受公文。翌
三日日軍佔領基隆,地方士紳懇唐景崧親征,但唐稱事既敗,
四日逃亡中國。各衙門大臣也棄守逃亡,清軍潰亂,在台北、
淡水一帶開始搶=,七日日軍不流血入台北,駐在北北部的丘
逢甲等高層士紳也聞訊亡命中國。
在中北部創設台灣民主國關係者逃亡殆盡之時,中下級鄉
紳吳湯興反而率領鄉民北上抗戰,受到各地人民壯烈抵抗的日
軍再三增兵才於月中旬進逼台南附近。
曾誓約與台灣共存亡的民主國大將軍劉永福拒絕親征,暗
中要求日放其回中國被拒。十九日劉宣稱準備決戰巡視安平砲
台,卻於同夜乘船逃亡中國。翌日台南清軍潰亂搶劫,二十一
日日軍又得不流血入城,台灣民主國的抗戰至此告終。
避免重演歷史的悲劇
我們回顧這一段歷史,可看出當時清、日兩國處理國際事
務的積極、消極態度的對照。張之洞反對割讓台灣卻一味要靠
外援,日方要取得台灣就積極準備自身實力。由台灣民主國創
設關係者的不戰即逃亡,我可以得到幾點結論︰第一、其獨立
的動機微弱、抗戰在於要引起列強干涉,不見列強的介入就只
有儘速逃亡。第二、其獨立、抗戰無結合般人民巨大的能量,
致使各地人民的抵抗分斷無法發揮統合的效果。三、唐景崧、
劉永福的逃亡及其麾下台北的廣東人部隊、台南的黑旗軍潰亂
搶=,與各地人民的壯烈抵抗日軍相比較之下,前者充分表現
外來性,後者表現其本土性。
總之要建立一個新國家,必須培養強烈獨立的動機,不能
只視其為便,也不能只想靠外援,更須結合廣泛本土人民的能
量。換言之,建國必須以廣泛本土人民強烈獨立的主體性為基
本條件。這一段的歷史在百年後的今天,實在值得我們再一次
做探討,以免重演歷史的悲劇。
台灣教授協會通訊第二期
回台教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