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抑或虛幻的台灣經濟奇蹟?

▉林忠正(中研院社科所研究員)

  一六八三年台灣被納入大清帝國時,台灣大部分的土地都 是「荒蕪無主之地」,由原住民以部落共有的方式佔有。台灣 的開墾在十八世紀後半期才開始大規模的正式化,並由南向北 推進。鴉片戰爭之後,台灣也隨著被迫開港,在稻米的耕作之 外,北部出現茶業,南部則有砂糖等經濟作物的蓬勃發展與出 口。但是甲午戰爭前,傳統技術種植的台灣茶和蔗糖受到印度 地區和東南亞的激烈競爭已經呈現停滯狀態。由於當時台灣土
地的開發也大致完成了,整個經濟發展就進入停頓的狀況。

  日本在甲午戰爭之後,藉由馬關條約占領了台灣,雖是強 權橫行的悲劇,但是卻改變了台灣經濟發展的命運。日本的殖 民統治為台灣建立了土地、戶口和警察制度。日治政府廢大租 戶,將台灣一地三主的情形縮減為業主(所有權)和佃農(使 用權)兩類,並且從事土地丈量、林野調查和山林的整頓工作 ,也建立以台灣銀行為中心的現代貨幣和金融制度,統一了台 灣的貨幣。這些工作奠定了日本統治台灣的基礎,同時也建立
了台灣經濟現代化的根基。

  日本人在七•七事變之前,經營台灣的大方向基本上是「 工業日本、農業台灣」,所以投入大量經費從事農業研究,特 別是引進蓬萊米和更新耕作技術都有不可抹滅的貢獻;在蔗糖 的推廣方面,則以國家公權力積極介入以補貼、壟斷蔗糖收購 ,和市場保護等方式來保護日本人糖業資本的發展與利益,農 業的發展是否成功,運輸是否便利,灌溉系統是否普及和農業 技術是否更新,都是重要關鍵因素,總督府在日本內地舉債建 設基隆港、縱貫鐵路以及環島公路,成立水利組織(水利會) ,開發各地埤圳工作,又強迫農民參加負責執行殖民政府農業 政策的農業組合(今日農會之前身)。透過這些發展策略,建 構了日治時代台灣「米、糖經濟」的特色,所幸日本必須進口 台灣米、糖兩種產品,農民才能在米、糖這兩種作物之中擇優
而作,才不致被日本人過度剝削。

  中日七七事變之後,日本的國家發展策略除了西進中國之 外,也強調南進政策,台灣因為地理位置就自然成為「南進基 地」。這時期台灣在米、糖的生產責任上,又負擔了軍需工業 發展的任務,一九三六年起,台灣開始分擔日本的戰費,台灣 的物價因而升高,形成嚴重的通貨膨脹。化學工業和金屬工業 在一九三年代以來有了迅速的發展,主要是當時台灣已經開發 了大量價廉的水力發電,再配合工業發展政策,就比較容易可 以將日本的產業移植到台灣。一九四年台灣的工業產值開始超 過農業產值,具備了經濟起飛的初期條件,但是太平洋戰爭卻 愈戰愈烈,而且一九四三年起日本已經開始戰敗而從南洋撤退 ,台灣又從「南進基地」轉變為防衛日本的「南陲要塞」,終
於喪失了經濟高速起飛的機會。

  一九四五年國民黨政府接管台灣,沒收了日本人在台灣的 一切公私財產,日資事業經過整編成為各種公營事業,架構了 今日台灣公營事業的骨幹。一九四五年至四九年由於兩岸的統 一,台灣物資因為支援中國內地的需要,而帶來經濟上的浩劫 ,不僅物價飛漲,而且引發了大規模的官民衝突,造成數萬人 被屠殺的二二八事件,一九四九年之後國民黨政府仍然執行戰 爭時期的管制經濟,整體經濟發展因而極為緩慢。不過,這個 時期美援的挹注不但解決了台灣財政赤字的危機和缺乏外匯的 困境。透過美援棉花和「代紡代織」的政策。來自中國的台灣 紡織工業因為聯合壟斷的利潤豐富而快速擴張。台灣經濟起飛 要等到國民黨一九六年代初期將管制放鬆,以中小企業為主的 出口部門在成衣出口的帶動下,整體經濟才能快速成長,並且 逆向帶動紡織、染整、人纖和石化等工業的發展。台灣另一個 主要產業––塑膠產業的發展也是一個成功的「逆向發展」上 至石化工業的模式,一九八年以來,台灣由於人口老化,勞動 力成長緩慢,生活水準和工資都不斷爬升,一旦台幣升值,傳 統的紡織和塑膠產品都難敵中國和東南亞國家的競爭。因此, 一九八年代後半期,台灣中小企業為主的勞力密集產業展開了 驚人的大規模渡海外移行動,使得台灣迅速成為主要的資本輸 出國家之一。未來台灣的挑戰就是如何處理台商對外投資的行 為,也就是在「產業空洞化」和「擴展海外投資」之間如何取
得一個平衡,並且不斷提升台灣本身產業技術。

  馬關條約一百年來,台灣由一個資本輸入的落後地區,經 由台灣人民的長期打拼,目前已經發展成一個資本輸出的新興 富裕國家,這是台灣人民的榮耀,但是我們也不要因為今天的 富裕,就墮入「躍馬中原」的虛幻之中,追求「華人帝國」的 幻夢。台灣經濟發展的歷史告訴我們台灣在中國管轄下的命運 不是悲慘就是暗淡,只有脫離中國這個經濟黑洞,台灣人民才
有希望和繁榮。

(原載1995年4月12日自立早報七版)


台灣教授協會通訊第二期
回台教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