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長的話

政•經不得分離

▉鄭欽仁

 年來我們要求加入國際社會、要求加入聯合國的主張, 雖然一時不能達到目的,但執政當局為符合國人的要求,在現 實外交行為的體驗下,似乎漸感到「政經分離」政策之不可行 。今年六月上旬李登輝總統美國之行,可以看出已由過去的「 政經分離」政策轉向「政經合一」;這也就是最近中國(北京 )不斷瘋狂謾罵的原因。執政當局是否因此而打算走回頭路難 於預料,但是國內仍舊有人自我矮化,對中國(北京)主張「 政經分離」,以不得罪北京為理由,以期攫取個人某種利益。
我人應堅持政經不得分離,在此試就這個問題加以檢討。

1971年後因外交的孤立,採「政經分離」策

  自一九七一年我國在聯合國喪失中國代表權之後,外交逐 漸萎縮,事實上已威脅到台灣的生存。在國際上喪失國格,而 國民黨的御用學者配合國民黨的需要,聲稱退出聯合國可以節
省不少費用;由此可以看出其曲學阿世、自欺欺人。

  但是問題在於國民黨政府不能循名責實,實事求是,而要 以中華民國代表中國代表權,所以在聯合國擁有席次期間需要 繳納巨額的費用。再說,一個國家在「國際社會」中政治與經 濟本不可分離,才能行使主權,但因以中國自居而不被國際社 會認為是中國,因此也就被排斥國際社會之外,隨即而來的便 是影響到與國際間的經濟關係(利益),因此常以不具國家名 份的經濟體從事國與國之間的交往;美其名為「彈性外交」,
用這個口號做為掩飾。

  然而由於國際間不能脫離現實主義的經濟互惠,以及因冷 戰時代對共產主義抵制的必要,台灣參與國際事務上雖然逐漸 萎縮,還留有一點餘地。但這些年來北京政權積極走入國際社 會,而國民黨政府仍舊以中國自居,使北京有圍勦的機會,終 於逐漸淪為地方政府的態勢,所以不能不「務實」而實事求是 ,尋找國際上的生存空間;但仍舊不能乾脆的主張「台灣即台 灣,中國即中國」,以期脫離困境。當然,這是國民黨政府不 能拋棄其外來政權隨身俱來的包袱,成為台灣人民的負擔和災
難。

北京採「政經合一」的圍堵政策

  反觀中國的情形,利用國民黨政府不敢聲稱放棄中國的主 張,以及「國家定位」含糊的弱點,再加上對台政策納入外交 政策之中(由其外交部長錢其琛主控),不以政治與經濟分別 考慮,在國際上圍堵台灣,使台灣喪失生存空間;持續與韓國
等斷交就是這種情形。

  所以「江八點」將台灣「擴大生存空間的活動」指為搞兩 個中國、一台一中;對台灣與外國發展民間性經濟、文化關係 表面上說不持異議,但民間的經濟行為不能不與APEC(亞太經 濟合作)與GATT(關稅暨貿易總協定)的組織關連,使北京有 藉口採破壞手段。甚至對體育、文化活動,也不斷破壞我方之 國際交流,「亞運」的情形都是有目共睹的。其次,北京的策 略使國府仍舊維持政經分離,在外交上喪失「主權國家」的地 位而矮化成地方政府。「葉九條」時北京打出「國共和談」的 策略,使台灣仍舊綁在中國的內戰體制的下,以待時期成熟時 吞併台灣。到了「江八點」敗改變成政府對政府的談判;即是
北京為中央政府而台灣為地方政府的談判。

  也因為視台北為地方政府,所以不得有外交,這就是目前 猛烈批評李總統美國之行的原因。另一方面也因為視台北為地 方政府,所以不得擁有軍備;要廢掉台灣的軍備,則從斷絕台 灣對外採購武器著手。但台灣畢竟有相當的實力而一時沒有什 麼更好的策略,故以批鬥、謾罵為嚇阻手段,企圖引起對台灣
的分化與內應的目的。

意志薄弱不足以「以不戰止戰」

  北京的強勢作為,引起某些人的恐慌或意圖配合北京的統 戰,乘機而起,高唱「不得得罪中共論」,這是目前北京最期 待的;藉此以期掌制李連內閣,促使恢復保守路線,又乘年末
立委選舉與明年總統直選,對台灣朝野發揮打擊、擾亂作用。

  再說,國民黨的黨政官員一向不是太有志氣,所以在李總 統美國之行的前後,再三強調不是在搞兩個中國。搞兩個中國 與否,不必向北京解釋;何必自取其辱。這種「不搞兩個中國 論」未免喪失國家尊嚴,使人民感到恥辱。當然,先前外交部
長錢復的「不談一個中國論」,終究也不是太高明。

  國民黨政府一直怕人家說是搞分裂、搞兩個中國、搞獨台 或台獨,在統戰策略上一直居於挨打的地位。筆者在一九九O 年國是會議的「大陸政策與兩岸關係問題」的分組會議上表示 ︰所謂「兩個中國」乃是北京政權製造出來的,即「一九四九 年十月一日中共在北京天安門前集結了卅萬人,宣稱『中華人 民共和國』的成立,並改國旗為五星紅旗,以義勇軍進行曲為 國歌,由於如此,造成了兩個中國」。由此看來,兩個中國是
北京搞的,國民黨政府何必負荊赴死?

作繭自縛與紓解之道

  但兩個中國政策不一定能從過去的作繭自縛中可以解放出 來,這是因為長久以來北京政權已經取得中國代表權,國際上
對所謂的中國已經有共識。

  國民黨政府為了要在國際社會中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有 所區別,目前使用「中華民國在台灣」。這個名稱不但不能做 為正式名稱加入聯合國,與「日本帝國在台灣」一樣,俱有外
擊政權殖民地統治性格;因此,應以改國號為宜。

  兩個中國政策要嚐試,唯一的途徑就是確定主權、人民、 領土的範圍;其範圍應界定台、澎、金、馬及附屬離島,放棄 中國大陸的範圍。要有國際法人格的國家必須是︰(一)有恆 久的住民,(二)一定的領土,(三)政府以及(四)有外交 關係能力者。最後總是有外交關係能力,簡單的說是具有「對 外主權」。所謂「政經分離」是只能以經濟體,對外不能行使
國家主權的主張。

  台灣教授協會是主張台灣主權獨立的社團,對將來不論是 立法委員或總統選舉,都不宜同意「政經分離」的主張;在選 舉到來之前,必須先確立我們的「基本原則」,不能因人而異 ,以其不違背本會的章程。但對上述不排除兩個中國的嚐試, 並不是意味著將來放棄國號的公投,這一點有必要附帶在此說
明。


台灣教授協會通訊第三期
回台教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