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振華(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
教育的改革最近漸引起社會較多的注意,且太都偏重制度 面,對於教育內容的大改革尚受忽視。雖有教科書的重編,並 不意謂內容或觀點的大改變。如本人所熟悉的中學歷史,本國 史依然從中華民族講起。教育的內容,如不能從台灣主體性的 基礎上來設計,教育制度的改革也將落空。鄉土教育,或作為 改造教育的第一步。
就台灣的教育史觀察,鄉土教育自1897年至今,將近百年 。最初僅限日人學童就讀的小學校,1922年台人學童的公學校 始受重視。日本統治後期,在戰時體制下,鄉土教育漸受限制 。戰後,深懼台灣本地力量的興起,尤其在長達三十八年的戒 嚴體制下,教育受到嚴重的扭曲,正當教育受到各種壓抑,與 台灣有關連的教育內容只有在官方的目的下始能出現。
鄉土教育受到注意始於鄉土史。由於台獨運動的興起,而 有中華民國台灣史蹟源流研究會的成立,對抗台獨意識的擴張 ,強調台灣與大陸的關係。台灣史以鄉土史的,面貌,透過該 會的活動,漸漸在中小學教師中受到一些注意,而在一些自覺 性較強的教師中有深一層的思考。目前教育部預計明年八月起 在國中一年級課程中設「認識台灣」一科,分成歷史、地理、 社會三篇教授。在小學也擬由地方自行編撰鄉土教材。然而, 鄉土史、鄉土教育、台灣史的界定及其關係,常引起混淆。
戒嚴時代,以鄉土史代替台灣史,強調台灣與大陸的關係 ,藉著這樣史觀壓抑台灣自主性與台灣史的地位。因此,在教 師中產生鄉土史等於台灣史的流行觀念。在實際的環境下,只 有認識台灣史是國史,中國史是外國史,鄉土史、鄉土教育的 真正意涵才能真正落實,其重要性才能顯現,混淆的觀念才能 獲得澄清。
鄉土是人們生活最密切最熱悉的小世界,其範圍最大不能 超過縣市。鄉土教育的目標,在使國民養成自幼對鄉土的自然 環境與人文社會的關心與觀察,培養關懷生活社會的情操,並 開啟其瞭解大自然、大社會、大世界的好奇心與探索的興趣。 因此,鄉土教育具有人文關懷知識性的意義。
鄉土史是鄉土教育的一環,是鄉土人文的重要內容,從史 的觀點較易引起鄉土教育的興趣。因此常把鄉土史與鄉土教育 劃上等號。在教育內容的改革之下,鄉土教育應是小學教育的 主要教育內容,不過,鄉土教育常招致刻意抹黑外,常指鄉土 教育是偏狹的。這種看法的基點,是以空間的大小來看宏大與 偏狹。這樣的觀點忽略了鄉土素材在培養人與土地倫理關係的 重要性,也不能認識鄉土教育在學童新世界觀培養上的意義。
鄉土的範圍雖小,鄉土教育也非偏狹,而是培養正常國民 的教育起點。鄉土本身有著豐富的教學資源,是學童觀察、思 考、探討問題的好素材。鄉土本就是一大教室,佈置著一個完 整的情境,提供許多刺激思考的誘因。為什麼紅樹林生長在淡 水河口?地名是怎樣被取的?地名為什麼改變?一連串的為什 麼可從週遭的人文景物問起、進而思考、尋求答案。同時可提 醒學童,再高深的學問,其實就在探討、解決鄉土人文自然的 問題。
就教學原理而言,由具體而抽象是一種正常的教育方式。 鄉土是最易觀察的小社會,素材較具體,適合學童知識的啟蒙 ,開啟其對生活週遭人文自然的關心與興趣。日據時代,一位 公學校的老師曾對戶外鄉土教學之影響,有這樣的描述︰當學 童坐在教室中,儘管老師用水成岩、水晶等標本實體教學,仍 然無法引起學童的興趣,一旦老師帶著孩童到校外附近河床「 撿石頭」,沈默不語的兒童,轉瞬間顯露出高昂的學習興緻, 發問不斷。由於鄉土是學童生活的社會,透過長期的觀察可強 化其學習動機。長期的觀察、思考,是培養創造力的基礎。鄉 土作為教育素材的重要性,由此可見。
物理學家Fritjof Capra在《轉捩點--科學、社會與文化 》一書中,對「笛卡兒--牛頓典範」的大機械宇宙觀在近代 世界的影響,加以分析批判,並指出此世界觀正嚴重的威脅人 類社會的健康發展。而十九世紀末逐漸興起的有機的、生態的 新宇宙觀,把世界視為不可分割的「動態整體」(Dynamic Whole),這個整體的各部份,本質是互相關連的,而非如機 械觀下是各自分立的。這個新世界觀,積極從事文化轉型,是 我們建立新社會所當思考的課題。而鄉土素材的整體性、有機 性,正可透過鄉土教育培養具備新世界觀的新國民。
(原載1995.6.30台灣時報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