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建國 快意恩仇

莊淇銘/淡江資訊所副教授


  台灣共和國正名運動大會中通過,主張廢除我國「中華民國」國號,改正名為「台灣共和國」,並以此國號加入國際組織或參加國際活動,消息傳出,刺激我國國民另一個國家名號的思考空間,不少朋友已在反思並對筆者說,沒錯,如果「中華民國」這國號品牌已不堪使用,為什麼我國非用「中華民國」國號不可?

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美國開國元勳華盛頓,無懼英國的脅迫,登高一呼,扣自由之鐘,揭獨立之旗,氣勢何等磅礡;汪精衛為終結滿清建立一個現代化民主國家而刺殺慈禧,被捕時昂然的說:「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這又是何等的快意洒脫;美國開國重要功臣傑佛遜曾說,我們這一代的美國人能參與建國運動是多麼光榮與快慰之事。

  百年後回想這些愛國志士,為其國家之開國願意拋頭顱灑熱血的故事,讓人欣羨他們有幸能恭逢建國盛會,而引發了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的感受,因為,獨立建國不是人人都在其一生中有機會碰到的。然而,世界獨立建國運動史上,台灣志士的勇敢與犧牲,並不落人之後。

建國冒險史,台灣不落人後

  從三十幾年前彭明敏及謝聰敏、魏廷朝先生,共同提出的台灣人自救宣言,主張台灣追求成為主權獨立的國家,三人因而被捕下獄,到二十年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無懼戒嚴下國民黨的威脅逼迫,甚至許多人士都已預留遺書,要為通過的人權宣言而準備被國民黨迫害,該宣言即呼籲國民黨政府應面對現實,採取有效措施,讓台灣成為一個新而獨立的國家。此外,鄭南榕先生亦為爭取台灣獨立的言論自由,不願被國民黨逮捕而自焚,而後詹益樺先生亦於總統府前自焚抗議,凡此種種發生在台灣的建國事蹟,不稍遜於外國獨立建國運動的熱血及勇氣,朋友們,台灣建國血淚史,比起外國並不稍遜!

  然而,更欣慰的是,這些先人的血沒有白流,監牢沒有白坐,獨立建國運動就在他們的啟發下,如一波波的浪潮,衝擊著台灣人的心靈,甚至在不久之前的一次民調中顯示,台灣獨立的支持率首度超過統一的支持率,想到此,內心中就對為獨立建國奮鬥犧牲過的前人志士感到無限敬佩!

參與建國運動,人人做得到

  就在感觸到獨立運動已快於台灣風起雲湧的起動時,總覺得還缺少那麼一點催化劑,很高興的,台灣共和國加入聯合國運動聯盟適時展開行動,揭開台灣共和國正名運動的序幕。此外日昨由獨派數十個團體所共同發起的「台灣共和國運動」,更為獨立建國打下一注強心劑,獨立建國的腳步將會因之而加速邁進。

  而台灣共和國運動所通過的諸多行動綱領,不僅可行性頗高,且是大家日常就可以作得到的。如舉辦座談會、公聽會、辯論會及演講會來分析說明「台灣共和國」國號之正當性及必要性。台灣教授協會、建國黨、建國廣場等團體原本就經常舉辦此類演講,只是以後應擴大並深入民間辦理,才能發揮更大影響力。其實,電子媒體也應多加利用,筆者即經常在電子媒體的Call In節目中,聽到許多對獨立建國的精闢見解,現在獨派陣營的支持者水準都很高,若能多於電子媒體相關節目中Call In傳達建國理念,對獨立建國絕對有正面功能。

  又如鼓勵民間使用「台灣共和國」國號於明信片、信封或其他郵件等。這點更是幾乎想做的人都可以作到的。想想,如果有十萬人響應這運動,一個人一天發十張名信片,一天內有一百萬張台灣共和國名信片在台灣流傳,更不用說流傳在信封或其它郵件上了。朋友們,只要十萬人就有此等影響,讓我們來響應此運動,否則怎對得起為台灣建國犧牲奮鬥的志士們?

  筆者欣賞吳錦發對時事的筆鋒,感受那種刀起刀落快意恩仇的俠氣,朋友們,獨立建國的路上,需要的就是這種俠情與義氣,別讓前的鮮血與犧牲白費,讓我們盡一己之力,共同捲起獨立建國的濤天浪潮吧!

(原載於1997年8月20日民眾日報)


台灣教授協會通訊第十六期
回台教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