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書不是唯一讀本──評「認識台灣」之爭議

林玉体/師大教育系教授


  一些人不滿意「認識台灣」之教科書,竟然瘋狂的到效育部大樓丟雞蛋,這可以說是台灣教育史上之怪事。他們不滿意的理由,比較敢說出來的,是許多他們認為應該列進去的「史科」卻隻字不提,至於其他隱藏在內不過卻也被明眼人識破的動機,確實是心態可議,甚至可惡至極。教科書是供「教育」用的,不是作為「專家」揮灑的,一本國中一年級的教本,怎能把該科所有知識材料盡收其間,不要忘了,「教育」如能引發學生「繼續」閱讀、研究、思考,那麼目的已達。

  教科書不是唯一讀本,學生接受教科書的教學之後,應該持之有恆的再去探索該科資料,擴大該科範圍,並加深該科深度,如果有人不滿意教科書之「不足」,他可以另外提供參考資料及其他可供閱讀之書籍。

「趣味性」「意義性」「認知化」

  那有一種教科書包山包海的把該科的材料完全寫在裡面的。事實上,所有教科書都是資料不足,教育,尤其是國中國小的教育,如能激起學生「興趣」與「意願」,則就如同發動引擎一般,學生可以「自學」了,自學是主動,完全仰賴教科書是被動,我看,那批抗議之士仍停留在「被動」階段而已!學生如果有了強烈的研究「台灣」之動機,他(她)就會提出諸如慰安婦、八二三炮戰、兩蔣治台之功過、義民廟……等許多台灣史實問題;教師或教科書也應列更多的課外讀物,這就是為什麼學校要有圖書館以及上課時數不應太多的道理。

  教科書既作為「教育」材料,它應合乎「教育」準則,一般說來,「認識台灣」不是一門「歷史」,那是一門「歷史教育」,可以除了台灣史學者參與編撰之外,更應該有「教育」學者參與,假如史學家兼具教育涵養,則他可一人兼二職,「認識台灣」這本「教科書」,必須根據「台灣史料」中,挑選出中學生能夠「認知」且深感「意義」又「趣味」十足的。「史料」中有許多不符合此種條件,所以就要忍痛割捨了。

台灣人以「認識台灣」為要務

  「教科書」內的文字要淺顯易懂、活潑有趣、內容應具思考性,來引發學生動用腦筋,如能編入「感人」的事跡,學生印象一定久久不能忘懷。因此悲劇,喜劇的故事應是上選,「教科書」中的大忌,就是臚列一大堆史料,應有盡有,五花八門。現在出版事業非常興盛,教科書已經不是學生唯一獲得的「教育」食糧了,但教科書之作為「教育」用途,不可反「教育」而行。如果學生看了一大冊的課本,裡面盡是索然無味的「史料」則這種教科書就形同垃圾,丟之無妨。

  教科書編得「不足」或「不實」者,在台灣,那是比比皆是,卻不見那批藉口「愛台灣」之徒去向教育部丟雞蛋,唯獨「認識台灣」不滿足他們的意,就如此氣急敗壞,這就是他們心態可恨之處,他們如此作,的確相當不智,此舉更會引起真正愛台灣者之反感,「認識中國」之教科書中「不足」或「不實」者,十倍於「認識台灣」,他們就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任令台灣學生接受荼毒而甘之如飴。

  幸而聰明的台灣人,除了一部分中毒之外,並不把那種「美化」「神化」中國的教科書當一回事,他們還能免於被欺騙,只是對原來在學校唸的「中國教材」咬牙切齒,試問這是什麼「教育」? 住在台灣的學生,可以不唸台灣的史實嗎?,「君自台灣來,應知台灣事」讓台灣學生因為學了「認識台灣」之後,跨出「認識台灣」這本教科書,然後熱烈執著的深悉台灣的種種,「由近及遠」這條「教育」上金科玉律,那批反對的人顯然應補修「教育學分」,如果心機不純,那就更「毀人不倦」還不可恕了!

(原載於1997年7月24日民眾日報)


台灣教授協會通訊第十六期
回台教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