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轉型改造  此其時也

 

王塗發/中興大學經濟系主任

 

    目前是進入二十一世紀的倒數時刻,也是台灣轉型改造的時期。經濟上,台灣正由新興工業化國家邁向已開發國家之林,平均每人國民所得已達一萬三千美元;政治上,威權體制解體之後,一黨專制的局面已經轉為多黨競爭的政黨政治體制;社會上,貧富差距擴大,功利主義大行其道,導致被譏笑為「貪婪之島」;環境上,過去「美麗之島」的美名已經淪落為「垃圾之島」。

締造舉世稱羨的經濟奇蹟
也重傷了台灣的自然環境

    台灣在過去半個世紀的發展過程中,締造舉世稱羨的經濟奇蹟,但是工業化卻也導致台灣的自然環境遭受莫大傷害。台灣的工廠密度為每平方公里二點六六家,是日本的二點四倍、美國的六十五倍;汽車密度每平方公里一百二十九輛,是日本的零點八倍、美國的六倍;機車密度每平方公里二百三十輛,是日本的七點三倍、美國的二百三十倍;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五百八十七人,是日本的一點八倍、美國的二十一倍。小小彈丸之地的台灣島卻背負如此沈重的負擔,堪稱是「大地無法承受之重」。

    台灣每年的用水量已經高達二百億立方公尺以上,使水源不足的問題益形嚴重,每年違法超抽的地下水幾乎是水庫總取水量的兩倍,造成的地層下陷面積已經超過總平地面積的百分之十一,比四個台北市還大。而日據時代的森林覆蓋率約佔全島面積約百分之六十四,目前只剩百分之五十二,各種濫墾、濫伐、濫建的總面積相當於二十五個台北市大小。假若台灣的產業型態再不改變,不出二十年將變成「髒亂之島」。

    聯合國於一九八三年決議成立的「世界環境暨發展委員會」曾經提出一份強調「永續發展」的報告書,意指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損及後代人的需求發展,是兼顧經濟成長與環境保護,並且考量跨世代間的社會公平的發展型態,這個觀念在一九九二年於巴西里約舉行的「地球高峰會議」中成為各國共同關切的焦點。

二十一世紀台灣發展定位
要建立為「綠色科技島」

    面對「永續發展」的世界潮流,二十一世紀的台灣發展定位必須是要建立成為「綠色科技島」。所謂綠色是指環保優先的發展型態;智慧島則是不僅著眼於科技知識,還要具備人文關懷,兼顧社會正義與世代公平。

    根據先進國家經濟發展的經驗,台灣的產業結構隨著經濟發展也是由早期的農業為主的農業社會,轉為工業為主的工業化社會,在轉變為服務業為主的後工業化社會。而台灣的工業化過程偏重於石化、鋼鐵、水泥及造紙等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的工業,致使台灣的環境品質不斷惡化。

    台灣未來產業發展的方向應該朝向低耗能、低耗水、低污染、高知識密集的方向發展,以「質」的提升取代「量」的擴增,而且基於國際上環保意識高漲,綠色風潮席捲全球,甚至可以說二十一世紀是環保的世紀。世界各國為了維護地球自然生系,已經簽署多項公約,包括蒙特婁議定書、華盛頓公約、生物多樣化公約等,對於沒有遵守的國家將發動貿易制裁的懲罰措施。

    由於台灣屬於貿易導向的海洋國家,對外貿易依存度很高,根本經不起國際貿易制裁,所以台灣必須善盡國際社會一份子的責任,不但迎合世界潮流,也為了本身環境品質的改善做出努力。因此,台灣的產業策略必須具有國際觀,根據「比較利益原則」,找出有利於台灣的相對優勢所在,從而決定未來的產業發展方向。

應積極發展「無煙囪工業」
以「東方瑞士」為未來目標

    目前台灣的資訊製造業排名全球第三、半導體產業位居第四,筆記型電腦、滑鼠、主機板等則是第一名,此即台灣優勢所在。我們應該致力於建立「綠色智慧島」。

    台灣素有「美麗寶島」之稱,包括太魯閣、阿里山、日月潭、野柳、澎湖、花東及墾丁等地區,都有豐富的自然觀光資源,是以台灣應該更積極發展觀光旅遊業,也就是「無煙囪工業」,使台灣成為「東方瑞士」。

    台灣是石化能源非常匱乏的國家,進口能源比例佔百分之九十六以上,而實質國內生產毛額每增加百分之一,能源消費就跟著增加百分之一。在能源結構方面,初級能源以石油及煤為主,液化天然氣及水力的比重約只有百分之十左右,不但在產業發展中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也顯示我國能源政策之偏頗。以電力發展來說,台電公司與能源主管機關向來注重開源甚於節流,且又偏好核能發電與燃煤發電,對於天然氣,太陽能、風力發電等的著力微乎其微。

提升能源效率為長程目標
發展天然氣發電減少污染

    由前述分析可知,我國的環境污染問題,實在與能源結構與開發利用有絕對密切的關係。而為了解決台灣的環保問題,達成永續發展,提升能源效率乃是最符合此一目標的「無悔策略」,方法之一就是「汽電共生」。基本上就是增加低碳或無碳能源,減少高碳能源的使用。天然氣發電是各種火力發電中最符合環保要求的發電方式,台灣在這方面的努力顯然還有待突破。

    根據美國太平洋瓦斯及電力公司的研究指出,在公元兩千○二年以前,風力發電將成為最經濟的新基載電源。台灣是海島國家,每年有長達半年的東北季風期,新竹湖口、關西台地、中南部沿海地區及離島都很適合風力發電。行政院環保署一九九八年「氣候變化綱要公約宣導小冊」的資料評估台灣可資利用的風力發電總潛力在一百萬千瓦以上。

    總之,在考量能源政策規劃、國土保育、環境保護等事項的時候,有幾個原則必須加以注意:一、天人間的平衡;二、世代間的公平;三、區域間的均衡;四、族群間的和諧。

(原載於1999年7月7日民眾日報)


台灣教授協會通訊1999年7月
回台教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