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台灣的太空發展計劃
吳宗信
/交通大學機械系助理教授
    今年年初(一月二十七日)在『舉國歡騰,眾目睽睽』的情形下,委託美國LockHeed-Martin公司發射的「華衛一號」,成功升空。在台灣的官場文化中,當免不了歌功訟德一番,之後升官、頒發獎牌等等,不勝枚舉。然而於發射過後約一個月後(三月初左右),竟爆發出三項酬載(payload)之其中一項Ka頻段通訊實驗之地面接收設備竟然尚未完成建置,就率然發射衛星的大烏龍事件,而引起軒然大波。數年來行政院太空計劃室之人事紛擾,有如羅生門一般,撲朔迷離。至今,離發射成功日子已經將近五個月,在一切紛擾、新聞漸漸被健忘的台灣人拋至腦後之際,實是讓國人進一步瞭解台灣太空發展計畫的時候了。此時也應是冷靜檢討台灣現在及未來太空(衛星)計劃發展的最佳時機。
行政院規劃 發展三號衛星
    根據行政院太空發展十五年計劃書的規劃,應該發展總共三號衛星,茲分述如下。
    首先來談第一顆已發射的小衛星的內容及發展過程。根據行政院太空發展計劃書指出,第一顆衛星設定為科學實驗酬載,其中包括海洋水色照相儀(OCI)、電離層電漿電動效儀(PIEI)及Ka頻段通訊實驗(ECP)三項科學實驗。
    第二顆衛星已經發包,由德國多尼爾公司得標。按照規劃是一顆低軌道的遙測小衛星,其功能為「對台灣陸地及附近區域進行近時之遙測作業,獲取的影像資料可提供相關單位進行土地利用、農林環境、災害評估、環境保育、科學教育……。」其中並無包括國人關心的「軍事用途」。實際上欲達上述功能、解析度只要三米則可。另若欲達到土地利用、農林環境等等用途,使用航照技術則可達到要求。至於其他非軍事用途,則可透過租用商業衛星來滿足。花費如此大的經費(約新台幣四十五億元),發展低軌道遙測衛星,每日經過台灣時間約十分鐘,可用時間不到一分鐘,結果在其生命週期四年總加起來也只有廿四小時。也就是說,這顆衛星大部份時間都在其他國家上空飛行,若無軍事用途,自行發展的理由何在?
    最後,據太空計劃室的規劃,第三號衛星業已決定為八顆氣象低軌道的微衛星(新台幣約卅億元)。主要功能為全球氣象觀測實驗。
重新檢討現階段太空科技政策
    合作對象為美國大氣研究大學聯盟(UCAR)。很可笑的是,實驗得到的科學資料竟然又計劃送往美國,由美國人進行分析。這種事情大概只有可能發生在台灣這種國家!台灣花這麼多的錢來觀測全球的氣象(對台灣並無直接效益)。以經濟及國家整體利益的角度來評估,是否值得?
    最後僅以加拿大發展衛星的經驗提供大家參考。眾所周知,加拿大在軟體及電子工業方面具有相當程度的水準。該國在發展衛星工業的目標設定上,一開始就以自行設計、製造酬載(欲進行之實驗);自行進行測試(此點台灣亦同),充分利用國家已有的長處,來發展衛星工業。至於衛星本體(承載酬載,控制、傳送資料等等),則採用向美國採購的方式來解決。主要的原因有二:第一、是本體的發展需要投入的人力、資金、時間是超乎咱想像的。全世界也只有像美國、蘇俄及法國等等這種國家才有能力進行衛星本體的設計及製造。第二、酬載的用途具有相當的唯一性,也就是酬載的任務只有該國最瞭解、最能掌握。原來負責發展衛星的團隊,後來也轉成類似財團法人的單位,這和台灣太空計劃室目前的規劃頗為接近。
    試問台灣在衛星工業的投資(以僅有不到二○○人的太空計劃室之規模)足夠到在十至十五年後具有國際競爭力嗎?或是應該調整政策方向,配合台灣在電子工業方面的優勢。全力發展酬載,而非衛星本體部份,藉此帶動相關產業。若無,是不是會重蹈加拿大的覆轍,甚至更慘?太空學費已經繳了數十億元,並不是沒有學到東西。只是有無學到應該學到的?基於上述的種種理由,現階段的太空科技政策及執行管理確實有重新檢討與定位之必要,確切釐定出符合台灣體質的太空科技發展計畫,使現在或將來想從事太空科技的年輕工程師,看到未來的前景,願意全心投入而無悔。
(原載於1999年6月17日民眾日報)